.

苏州游记宏源泰染坊

说实话,我上岸后初看到这个名字,大吃一惊,因为东栅也有个同名的染坊。一时竟不知哪个真,哪个是假的,就与《西游记》中真假孙悟空似的,要请观音来评判了。记得曹雪芹《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我就权且当作真,听导游介绍吧。他说:“相传明末清初时,乌镇西栅印染业已经很风靡,这个作坊大院,当时曾经是王家、吴家和宋家三户人家的后院,而且都是开设家庭染坊的,但是到了第二代传人的手里,大家都想把对方并吞并独占河边的码头。因此,就在这个大院的东大门前,同时挂有3块匾额,由于在生意上互相不正当的竞争,3家的生意每况日下,因此在清朝康熙年间,一户姓盛的江苏富商,一口气吞并这3家染坊,取名为“宏源泰”染坊,并为了不影响当地河里的水质,从作坊里开挖了一条小河,把染坊的废水引入外河。并在河上建了一座以自己姓氏的石平桥名为‘盛家桥’。”进门后,是个晒布场地,如天旌挂彩,又如飞瀑流下,硕大的场上,竖立着密密麻麻的高杆架和阶梯式晒布架,规模相当庞大。据说,乌镇的老百姓从茶叶、桑树皮、乌桕树叶、板兰根、凤仙花等草木原料中榨取染料,用于印染和点缀自己穿的服饰。穿行在舞动的蓝印花布间,被似曾相识的感觉包围,是一种幸福。带着原野里泥土的芬芳,在空旷的晒布场上飘飘荡荡。那纯粹的蓝,那质朴的白,那精灵般飘逸的美,涤去浮躁,摄人心魂,让人一下子就回归到了纯真年代。与东栅导游介绍的不同,西栅导游是这样说的:“印花布是这样开始的,有一次,一名刚刚下田归家的农妇,把沾满了泥点子的围裙,浸泡在准备印染蓝色头巾的板兰根渍水中,谁知待晾干后,那些泥点子一脱落,蓝布上竟出现许多不规则、但是十分显眼和精致的小白花点,这就是最早的蓝印花布。”后来,当地老百姓纷纷用石灰、黄豆粉调制浆糊状,涂在上面压有手工花板的窗帘、桌布、蚊帐、头巾、服饰等土布上,进行多次引染,再除去灰浆露出土布的本色,形成了乌镇独有的特产——蓝印花布。此染坊和染料不同于其他地方扎染、蜡染和化工印染,所采用的染料都是纯草本材料,因此,在当地也叫做草木本色染坊,而这种产品俗称“石灰拷蓝布”,用现代人时髦的话来说,这蓝印花布就是纯棉或者纯生态的材料。我们参观了染坊的工作间,有两道重要工序,比如上浆,浆的成份是由黄豆粉和石灰粉搅拌而成。将刻好的模版放置于布料上,均匀涂抹。石灰在染色过程中起到防染的作用,而黄豆粉起到黏合剂的作用。然后再把模版掀开,可以发现通过镂空的模版,花纹就这么简单的出来了。阴干后将布放到染缸进行染色,最后再用刀把浆刮掉,有浆的地方就染不到颜色,形成了蓝底白花的蓝印花布。接着进行的是彩拷。这门技术在明清时期就传入乌镇,因为颜色鲜艳、图案美观而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作为结婚嫁女的必选之品。解放以后这种工艺就已失传,现在又把它挖掘出来,彩拷的制作方法是由多块模板组成,有几种颜色就有几块模板,全部颜色上完后还要拿去蒸半个小时,这样就不容易褪色。整个工序下来需要二十多天,所以相对成本也较高。叙昌酱园走进叙昌酱园,映入眼帘的,就是满院青灰色的酱缸,在缸的身上我们还能清楚的看到“叙昌酱园”、“咸丰九年”的字样,中国是酱油生产起源最早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而叙昌酱园是乌镇有历史记载以来最早的酱园,它是镇人陶叙昌于清咸丰九年创立的。酱园前店后坊,自产自销,主要产品有陶叙昌牌豆瓣酱、酱油、酱菜等。酱品采用优质黄豆、蚕豆、小麦等原料,利用竹匾制曲,经过长达半年的自然晒露、发酵,手工精制,古法酿制,不含人工香精、色素、防腐剂,酱香浓郁,天然风味。大晴天的时候,工人们把斗笠取下,露出盖着蚕丝棉的酱缸,让里面的豆瓣酱尽情吸收阳光。为什么要盖一层蚕丝棉呢?首先,这是因为要防灰防蚊虫,另外一方面,蚕丝有很好透气性,让豆瓣酱可以在烈日下更好的呼吸发酵。晒的时间大概要3—4个月,直到变成黑褐色为止。创立之初,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三年间(年—年),太平军与清军鏖战于乌镇,刚创建不久的叙昌酱园毁于战火。陶叙昌心力交瘁,撇下二个尚未成年的儿子撒手西归。同治九年(年),时年21岁的长子陶顺洲,及18岁的次子陶云山又在原作坊址恢复祖业,产品商标取名“双桃”(陶)牌,寓意陶家兄弟合作。两兄弟苦心经营,勤俭治店,不几年营业红火,立复旧观。叙昌酱园至第三代时发展到了鼎盛,民国八年(年)顺洲之子陶衡夫,买下西栅费公昌酱园开业,时称“西复昌”,云山之长子志诚,三子侃如至北栅烧酒行,称“北复昌”,次子清澄留守总部老坊店。这一时期,镇上又陆续成立了沈利昌、黄万丰、德泰等多家酱园,但无论就产销量,还是品质,陶家在乌镇同行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年,日军进犯乌镇,大肆放火抢劫,陶家损失惨重,卖去部分田产后惨淡经营度日。时衡夫之子17岁的陶家振中学毕业后,进入“西复昌”拜师学徒。他是后来陶家酱园第四代继承人。解放后,陶家作坊经历了“私私大联营”、“公私合营”及“地方国营”等一系列社会变革,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一路艰辛走来,但其原有的风格与品质却始终如一。随着乌镇西栅景区的开放,位于景区内的百年老作坊也迎来了又一个生命的春天,悠悠酱香,说不尽她百年的历史沧桑。在陶家的一个旧时会客厅里,有不少照片,是做酱的工艺流程。做酱的工艺比较复杂,要先浸泡黄豆、蚕豆、小麦等原料,再利用竹匾制曲,再发酵,发酵好了加盐水放到外面暴晒,而暴晒的时间是最久的。以前江南一带的人家几乎都是自己做酱。镇上饭店里的菜味道不错,我想,可能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酱油的功劳。但叙昌酱园的酱油价格不便宜,一瓶普通酱油25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7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