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浦老街馨祥酱园的什锦酱菜香甜鲜脆令

手指部白癜风怎么治 http://m.39.net/pf/a_7434684.html

馨祥酱园是新浦老街知名的酱菜园,位于德康食杂店的东首,也即后来民主路上新华书店的隔壁,与刘一麟的“益龄”医院相对。这里离老火车站不远,其南面的市化路上是工人电影院和工人文化宫,北面不远的陇西巷内有市区最高档的浴池“第一池”。每当路过馨祥酱园,那酱菜的鲜香,好远便能闻到,令人垂涎。

馨祥是个老字号酱园店,那80块银圆润笔费的“馨祥”两字,黑漆底金字木牌匾额,是由民国青岛著名书法家王序所写,正楷字体,苍劲挺拔,端庄厚重,彰显店家文墨气息。

店内挂有木板长联,上书“什锦小菜”、“三伏秋油”、“小磨麻油”、“香淋滴醋”,也为王序所书。走进店堂,木质柜台,柜架上自制酱菜罐头、红、白玫瑰露酒、金波酒、竹叶青、木瓜露、延年益寿酒等琳琅满目。而酱油、酱菜都在柜台后的各式酱缸里。年馨祥酱园的“寿星牌”酱油及酱菜在青岛展览并获奖。

沈云沛倡导的陇海铁路东延,海州开港,吸引着外地客商到新浦寻找商机。年江浙战争结束,白宝山由海州镇守使升任海州护军使,江苏督军齐燮又任命其为江苏海疆防守总司令,算是得胜而归,新浦商家祈盼不再战争,能安心做着生意,市面开始繁忙。

远在邳县官湖镇源祥涌槽坊做生意的山东沂水人邱仲宜,闻知新浦是水陆要冲,苏北鲁南物资集散之地。陇海铁路即将通车,冀州人张质轩早已捷足先登,与沈云沛管家赵理斋合作开起“甡庆公”茶庄。

年春天,邱仲宜带上槽坊的杨雨亭到新浦察看,二人在新浦、板浦、大浦考察,发现新浦已替代海州、青口,成为海赣沭灌商贸中心,若官湖的源祥涌槽坊在新浦开设槽坊分店,可在阿湖以东收购粮食,用火车运至大浦后装船运往上海,省时方便又节省费用。

此事被窑湾镇赵信隆酱园得知,赵老板了解新浦还没有专业酱园,只有几家食品杂货店带卖少量的酱货,建议最好在新浦开家酱园,他们有技术,愿意合伙投资风险也小。

在寻找地皮时邱仲宜看中了刘雨荪的沿街草房,占地约有三亩。清末大海东退,新浦盐田荒芜,富安刘氏族人纷纷到新浦圈地搭建茅屋,从事粮食及土产生意,因而自然形成的大街初期多为茅草房。

年鸦片商人郭海山建起海昌书寓及中央旅社,也即海昌里,是为海昌路前身,其东面尽是茅草房。邱仲宜与刘雨荪商定,先付地皮租金元,酱园建成八年后产权归刘氏所有。

馨祥酱园投资银圆两万,源祥涌占60%,官湖源兴涌、窑湾赵信隆、新浦刘雨荪及源祥涌的上层同仁共占40%。建起营业房5间,后院厂房27间,雇佣员工30多人,于年春季正式营业,经理王厚之。馨祥酱园沿用窑湾镇赵信隆酱园技术,手工制作,有40多个品种,吸引青岛、郑州等地客商前来批发、订货。

馨祥酱园仅酱油就有八、九个品种,原抽面酱油、三伏秋油是店里名品,远近闻名。自制酱菜罐头在省内行业比赛中获奖,还有各式酱菜:什锦菜、包椒、包瓜、甜酱的螺丝、甜酱焖瓜、磨茄、酱莴苣、酱莴苣皮、酱杏仁、酱生芽、酱芦笋、甜酱生姜片等。那酱大头菜更是受到普通人家的欢迎。

令人难忘的是什锦小菜,将腌制成的大头菜、莴苣苔、地螺丝,用清水浸泡,淡去盐分晾干,大头菜切成白果形,焖瓜莴苣苔切成小方丁,螺丝每个分为3至4段,花生仁、杏仁、桃仁去皮分瓣、瓜仁、拌入姜丝、其干、青梅、橘饼、红丝等,装在布袋内放进原面酱里,酱制十天。什锦小菜呈琥珀色,晶莹透亮,青梅红丝,白色的花生米、瓜仁,清爽美观,味香甜脆,鲜味适口,是老街人早晚餐小菜佳品。

年刘雨荪将房产以0元卖给馨样。年杨雨亭来新浦,替换叶延廷担任经理,年11月,其子杨筱亭辞去潍县协成栈店员,到新浦协助父亲管理馨祥酱园,时馨祥酱园为当地最大的酱园,并在墟沟设立分店。时间过去96个年头,当初的馨祥酱园在年的民主路改建中拆除,什锦小菜伴随着馨祥各式酱菜消失,唯有那鲜美的味道至今还留在舌尖。

市桥人家原创马鉴尧,欢迎分享,谢绝转载。

图片1、2、5、6、7马鉴尧摄,余自网络。

参阅:《新浦馨祥酱园》杨晓亭,连云港市政协文史资料第二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