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彭水小苏麻做成大产业

北京有没有专业看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11月23日,在汉葭街道长滩社区黔中道紫苏生产车间,记者看到,苏麻加工生产线正有序运转,工人正在包装生产好的产品。

工人正在包装产品。杨春燕摄

打造独特紫苏品牌

李永均是黔中道紫苏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年,他返乡创业,先后成立了黔中道紫苏专业合作社、彭水县紫苏专业技术协会、生物研发公司,在彭水牵头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苏麻种植。

苏麻学名紫苏,武陵山脉原生栽培种,在彭水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因幼苗叶背和未成熟前籽粒呈紫色,故有“紫苏麻”之称。以前,村民把苏麻当作配料、佐料种植,种植散户很多,规模比较小。

“最初,公司以卖苏麻籽和委托加工紫苏油为主,发展模式单一,产出效益低。”李永均介绍,从年开始,他们建成了年产30吨的紫苏油加工生产线,开始探索产品精深加工,工人也从最初的几人逐渐增长为几十人。

刘小琼是公司的员工,主要负责产品的包装,她告诉记者:“这边上班还可以,效益还不错,工资还可以,一个月有多元的收入。”

现在,彭水苏麻入选“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产业涉及15个乡镇30多个行政村,总面积有多亩。

工人包装产品。杨春燕摄影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当天,来到汉葭街道兴合村苏麻基地,路边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苏麻,一眼望去,苏麻秆子比人还高,旁边还有一堆堆正在晾晒的苏麻秆。

此时,兴合村村民张朝华老两口正在地里采收苏麻,只见他们动作麻利,不一会就砍倒了一大片。

“这两年我们都种了苏麻,今年我们种了5亩地,合作社出种子和肥料,年底包回收,一年收入有几千块钱。”张朝华告诉记者,年纪大了种玉米比较累,而种苏麻比较轻松,种下地基本上不用怎么管护,非常适合老年人种植。

记者了解到,合作社给农户提供种子、技术、生物肥料、无人机防护等生产资料,农户只需要出土地和劳动力,一亩地收益能达到3千多元。

“合作社在汉葭街道、保家镇、鹿鸣乡等地都有种植基地,因为苏麻产业的效益比较好,现在基本上是农户主动来找我们签合同种植苏麻,我们以保底价9块收购。”李永均介绍。

目前,合作社共带动全县户村民种植苏麻,户均增收元—元,种植面积多的村民可增收上万元。

村民在采收苏麻。杨春燕摄影

拓展全产业链发展

通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现在一共有三个合伙人。梁家洪是黔中道紫苏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负责人,他介绍:“为了打破单一的产品结构,我们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推出了苏麻擀酥饼、苏麻面条、紫苏酱菜、紫苏配方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延长了产业链,彭水苏麻的产值更加体现出来。产品深受顾客欢迎,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石家庄、重庆、成都等地。

目前,公司正在继续开展研发工作,进一步将苏麻叶子和梗全利用起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拓展产业链。

“苏麻种植劳动强度低,种植技术要求不高,管理简单,适合农村地区的各类人群种植,特别是劳动力弱的家庭,是一个不错的增收致富产业。”李永均说,接下来,我们将带动更多的老百姓参与种植,助推乡村振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72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