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两节长沙铜官姚记坛子酱菜做足舌

07:59

头条湖南年12月16日长沙讯(全媒体记者王益群)钟爱坛子菜、规整建设了地窖、设计了坛子结构造型、发明了自动加水保湿装置、取得了7项国家专利、年通过了QS认证、37项检测达标、年成为龙头企业、建了一座坛子博物馆,年荣获“长沙老字号”誉称。元旦、春节即将到来,劳作在长沙望城区靖港铜官古镇原陶瓷三厂旧址的“姚记坛子酱菜”创始人、“湖南潇湘第一坛”坛主、湖南姚巨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巨伟告诉记者,这里已经坛坛俱满、20多个品种俱全、货丰量足,为确保人们欢乐过节做足了舌尖上的准备。

据姚巨伟介绍,铜官镇是有千年历史的古镇,以烧制陶瓷闻名于世。“千年铜官窑、百年坛子菜”,铜官窑坛子菜是当地一道已有数百年食文化历史的传统地方美食菜肴。姚巨伟说,自己之所以热衷这项传承,一是源于这是祖辈传下来的技艺,二是不愿意让这门祖传技艺失传,三是要让老百姓的菜篮子和饭桌子更加丰富多彩,四是要让更多的人分享到这门独特风味的美味佳肴。“吃多了和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们,吃上一碗姚记坛子菜,会觉得韵味奇特、胃口大增、精神特别爽朗!”

著名农业科学家、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视察了姚记坛子菜基地后,在题词时欣然提笔写道:“发展传统产业,打造民族品牌”。原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李贻衡来此视察,也为铜官姚记酱厂题写词文。

姚巨伟告诉记者,姚记坛子菜之所以与众不同特别好吃,最大的特色就是香、脆、酥、甜、酸,最大的奥秘就在于独特的坛子和独特的地窖。姚记坛子菜的成功还源于铜官镇古老独特的制坛工艺、地窖环境和水土资源。做坛子菜的坛子越老越好,坛香也越醇厚。铜官陶瓷罐的泥巴特别好,号称是“会呼吸的坛子”。老坛既能透气又不渗透,这是现代玻璃坛所不能比拟的。地窖的温度是有科学含义的,夏天的温度不超过25度,冬天的温度不低于15度,这样的温度益生菌可以有效发酵以形成菜品独特风味。温度太低不能发酵,温度太高益生菌会停止发酵或死亡。而制作的时间分类别有七七四十九天和九九八十一天。有19道工序,还有“三蒸三晒”等诸多的工艺流程。

从最开始的10几个平方,到现在已有20多亩地的基地,已形成了种、制、储、销一条龙产业链。不仅长沙销、湖南销、国内销,还远销到丁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年产值过千万,为靖港铜官的当地人解决了家门口创业的就业岗位。姚巨伟说已建立了一座坛子菜博物馆,馆里存储了从唐宋到民国以来收藏的近个陶坛。这里既是学习观摩交流的场所和平台,也是人文历史和科普教育的基地。

姚巨伟在介绍中说,坛子菜的食用方式很多,既可以凉拌、又可以配合鱼肉做炖菜、炒菜等。姚巨伟还规划建造传统酱油酿造厂,坛子菜再配上传统酱油,其风味和品质可以提高到新的档次。酱油要白天日晒、晚上露润、三年酿造,届时,姚记坛子菜定会更加喷香迷人。

“打响一个品牌,做活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群众。”在姚巨伟的规划中,他将改变传统瓶罐,使其时尚化,同时利用现有的地窖和坛子菜博物馆开发体验式观光,让烙刻着鲜明铜官印记的坛子菜网红起来。

姚巨伟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而要做好品牌,文化先行是关键,“做文化需要很多时间”。姚巨伟以现代产业思维运作坛子菜品牌,为古老的产品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他在铜官窑坛子菜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正如新华日报10月29日微博视频号所述:长沙望城区52岁的姚巨伟家中祖祖辈辈制作坛子菜,他接手后,创新开发出了老坛发酵、地窖储藏等方式,将菜品增加到近20种,让坛子菜远销海外,带动当地近60户农户增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9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