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京西的韭园有一处马致远故居,邀了朋友自驾车去了一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先生写这首脍炙人口的名曲“天净沙秋思”的时候,就住在北京门头沟的一处乡间四合院里,这就是北京韭园村。
马致远故居前雕塑像故居前简介牌韭园村座落在京西王平古道上,是京西古道上的第一个村落,。百年来村民们以种韭菜出名,故称韭园,韭园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古韵依存,小桥流水,青砖灰瓦,环境幽雅,古朴自然,一派田园景致。因村中的树木极多,故这些古民居大多掩映在浓荫中更显得古香古色。
京西古道雕塑马致远故居坐落在京西古道边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北京)人。他是我国元代时著名的大戏剧家,有“姓名香贯满梨园”之称,是当时文学组织“贞元书会”的主要成,。为“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并被尊为“曲状元”,在元代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声誉。马致远因不满官府的腐败,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而后隐居山林,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曲中游”的生活。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首千古名曲也被元代的先人们评为“秋思之祖”。虽然历经沧桑,但是韭园村的风貌与当年马致远笔下的《秋思》仍然如出一辙
故居小院室内摆设故居前小桥流水沿着溪流而上,就能看到一处门前种有老树的古宅,故居坐西朝东。故居门前是小桥流水。门前的影壁墙上写着“马致远故居”,并有马致远生平的介绍。绕过影壁进一间东房的大门就来到院子。小院的屋内陈设极其简单:数本元曲集、几幅年代久远的字画,还有一张残损的古琴和一盏干枯的油灯,几座雕塑,悠悠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毛泽东手书的和两幅字悬挂于展室墙壁之上。看的出毛泽东极为欣赏马致远随心境写出的两首元曲。
墙上挂着毛主席的诗句来故居与古人来一次隔空对话,感受古人的心境。
游完故居可在韭园买一些酱菜带回家,韭园酱菜在北京也很有名啊!
(谢谢各位老师朋友们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