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大众日报」
9月16日-2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将在济南开展。为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本届展会特设乡村振兴展区,一些乡土味道也将集中亮相博览会,展示“舌尖”上的山东。
在滨州惠民县展馆,杜桥村的豆腐皮、魏集镇的驴肉、武定府的酱菜将一一亮相,传统美食成为地方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乡村产业的振兴增加了新动力。
9月的天气渐冷,清河镇杜桥村豆腐皮加工进入了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作为当地的特色经济,杜桥村豆腐皮制作已有百年历史,村民一直延续着传统手工做法,薄薄的豆腐皮正为村民带来了厚厚的经济效益。走规模化、机械化之路,已经成为豆腐皮产业的必然之路。据工作人员介绍,依托杜桥村百年传统工艺,采用本地独有的天然纯净黄河水,杜桥豆制品不仅具有营养保健的食用价值,也逐渐成为了清河镇乃至惠民县的特色旅游产品。
杜桥村的豆腐皮在制作中
滨州魏集驴肉,是惠民县历史悠久、经久不衰的特产名吃。据介绍,炖煮魏集驴肉需得百年老汤,再配上十八味秘方中草药,成品驴肉色泽红肉质酥烂醇香,味道鲜美。年,魏集驴肉制作技艺被列入滨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魏集驴肉制作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次参展第二届中国文旅博览会,魏集驴肉将走出滨州,向世界展现它的魅力。
在本届文旅博览会现场,曾走入故宫的“中华老字号”——武定府酱菜,也将精彩亮相。“我们正在为这次参展做积极的准备,从产品的选择、包装,都精挑细选,磨茄、包瓜、糖包、水晶莴苣等特色酱菜将带到展会上。”工作人员介绍,武定府酱菜距今已有近年的历史。年,武定府酱菜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年被列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外,在威海环翠区展馆,胶东花饽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亮相展会。
传承多年的胶东花饽饽习俗,在祖祖辈辈传承中,不断推陈出新,蒸出花样,从简单的大枣饽饽,发展到刺猬、圣虫,再到龙凤呈祥、生肖祝寿等等,造型各异的花饽饽饱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