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文
呜呼王农,不幸夭亡!
知命仙逝,人岂不伤?
身残志坚,吾等楷模;
回首往昔,点点滴滴;
音容笑貌,依犹昨日;
纹枰论道,纵横驰骋;
黑白之间,指点江山,
二十光阴,梦里寻殇!
呜呼王农,英年早逝!
突闻噩耗,山河落泪;
青山无语,九天寒彻;
母失孝子,弟少兄长;
子无慈父,友失知己;
母为哀泣,亲人落泪;
友以泪涟,同仁伤怀;
哭君早逝,肝肠寸断;
呜呼王农!天妒英才;
卿作黄土,魂游阴曹;
洒脱一去,仙凡两隔;
生死永别,魂如有灵;
从此天下,更少知音;
千言难尽,万语一躬,
祈友安息,天堂珍重!
呜呼痛哉!呜呼痛哉!
庚子年丁亥月辛酉日
王农,棋力业余4段强,原在印台区报社工作,大概是96年8月因外出采访遇车祸受伤,如桑兰一样卧床二十多年。
王农学围棋是在铜川电大上学时候,同样是因为受“聂旋风”的影响,那个时候围棋在中国非常有影响力,尤其是在年轻人里。铜川电大也是孕育了一大批围棋爱好者,那一波除王农外,大概有许小安、梁军(大)、周勇等,这些人到现在都是铜川围棋的中间力量。
我认识王农应该是97年还是98年,依然是张拥军带着我去的,他们在一个楼上住,王农家在1楼,张拥军家在6楼,楼上楼下又是棋友,关系自然不错,张拥军认识的棋友比较多,给王农那介绍了不少棋友,我也是其中之一。
王农的房间大概就十平多点,靠窗户摆了一张病床,床对面是一个老式高低柜,和一个电视,可以无聊时看电视消遣,床头左手有一张小床,是护工休息用的,中间有一大块儿空地,很明显是给我们这些人准备的。
我去的时候他在床上躺着,王农浓眉大眼,圆圆的脸上始终挂着有如弥勒佛般的笑容,一个标准美男子。虽然在床上躺着,但精神极好,说话中气十足,很有穿透力,整体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棋友间哪里有那么多客气话,略做寒暄即步入正题。很快张拥军熟练的从护工床下捞出一个凳子和一副棋具,我一看我的天哪!一个3公分左右的木棋盘!在那个大多数人都是用塑料棋盘的时候,这家伙绝对是高上大!
这个棋盘是袁英民自己做的,特地送给王农下棋用,那个时候木棋盘只是电视里见过,想买商店都没有。在这儿的的确确享受了一把高档棋具的感觉。
王农身体不便,下棋先让护工把身子向左侧过一些,自己再把头向左挪动,然后自己口述位置,由对手帮忙落子。对手帮忙落子,偶尔不知道是没有表达清楚,还是没有听清下错了位置,免不了小有争执。不过这个姿势时间久了自然是不好受,于是每次最多只能下两三盘。
那天我俩好像就下了两盘,输赢也记不清楚了,只是觉得他的棋比较工整、细腻,很有灵气,少有漏洞,计算准确,很有功底,很难一举击溃,应该是以前看过不少书。
后来逐渐去的多了,下的棋也就多了,前后也有上百盘吧!和他下棋想赢他一盘很困难,但这么多年来,似乎是我赢的多,他赢的少。
现在大概明白了一点。他不是棋力不到,只是因为他是在侧躺着下棋,而我们是正对着棋盘,下围棋有句俗语叫“坐直腰板五目棋”,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下棋的时候,要坐端正,腰挺直,这样坐可以俯视全盘,更好的纵览全局,对整盘棋感觉是不一样的。
很多和他下过棋的棋友大概都一样,棋盘前一坐,没落子他已经吃亏了!下棋自然是都不想输,有时候大家也会有意无意的卖个小破绽输棋,不过都心照不宣的相视一笑。以他的聪明才智,如果不出意外,至少应该也是5段水平。其实他是输了棋盘,赢了人生!
那些年,来过这里的棋友很多。保守估计上百人是有,大小梁军、张拥军、周树忠等人都是这里常客,而小梁军因为和王农在一个院子住,几乎每周都会过来转一圈。
一间小小房间,成了铜川围棋的一角,虽是一角,但这里有着广阔的天地,孕育了铜川围棋的希望,也造就了许多铜川围棋的传奇故事。
一次李铁川从西安回来,专程来看看王农,顺便下下棋,刚好我也在。棋至终盘,李铁川大龙被吃,大势已去。我也在旁边帮忙劝降。这时李铁川沉思足有十余分钟,下了一步一路接!同时大喊大叫:倒脱靴!倒脱靴!我下出一个倒脱靴!
一路接是个盲点,王农本见大龙以吃,正暗自得意等对手投子。而我这旁观者也未必清!对手下出妙手活棋,只得认输!而我有幸唯一一次在实战中,亲眼见到倒脱靴出现。
周树忠,人称周大师!来王农家下棋的诸多棋友里,如果按照来的次数排个队,周大师第一可能有异议,但要说前三绝对没人提意见。
我们一般是节假日去,而周大师是忙里偷闲也要去溜一圈。有一次,家里让他去批发点酱油醋,二话不说,骑着自行车带着两个大桶就出发了。很快酱油醋装好了,一看时间还早,就骑着自行车带着两桶酱油醋去找王农了。
进门王农就问:今天咋有时间了?周大师言:今天家里让批发点酱油醋,我从酱菜厂买完一看时间还早,就顺路拐到你这儿了。
顺路!各位,周大师家在青年路,王农家在文化宫,一北一南两地相距五六公里,更关键的是酱菜厂基本上在两地正中间!从此,我对顺路有了新的认识。
人多的时候,王农基本上是下一两盘,或者不下,看别人下。当然了他很喜欢评棋。比如评说张拥军下棋,从头到尾就像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到处找奶吃!第一手就把刀举起来了。
而对周大师的评价更绝。周大师的棋相对较软,对手刚准备攻击他立马做活,几乎从不反击,当然也很少死大龙,但最终的结果大多是安乐输!
每看周大师下棋,王农会忍不住的说:哎!看《南京条约》!呦!这回是《马关条约》!咦!《辛丑条约》也来凑数了!最后总结:看周大师的棋,简直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精华版!
有时候去了看他和别人下棋,也经常在一起聊聊天,王农性格开朗,非常健谈,而且知识面很广,不敢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差不多,尤其喜欢NBA,几乎是场场不落。他以前是记者,文学功底不错,对中国传统文化也非常熟悉,每次聊天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每次,他都是乐呵呵的,似乎他的字典就没有烦恼二字,有时去他那情绪不佳,但一通大山下来,一切都烟消云散,他是开心的,和他在一起也是开心的,他在的地方就有永远的阳光!
要说有一件事应该是王农的遗憾。这几年铜川围棋有了新的发展,各种围棋活动也越来越多,作为一个老棋手,我知道他非常想到现场去,哪怕看一眼,看一眼自己钟爱一生的围棋,是怎样的飞跃前进。
这个事和他家人说过几次,有一次少儿围棋赛在华天广场举行,广场离他家应该不到五百米。于是赛前就过去商量,哪怕把他推过去看几分钟,马上就回来,前后也就半个小时。但因常年卧床,体质较差,老太太实在是不放心,只好作罢!
昨晚突闻噩耗!实在是不敢相信!先作此文以示怀念。愿友一路走好!天堂有你最钟爱的围棋伴左右!有你的地方就有永远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