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不仅仅是个小镇,她是会呼吸的博物馆国际

摇橹船悠悠过,船浆带起多年的水波,历史的河慢慢的流,流过江南的小镇。有些东西是定格了刹那,有些东西穿越时光,重新雕琢光彩。有些东西变成了文物,有些东西变成了传统……无论它们最后变成了什么模样,它们都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在乌镇,留存,沉淀了许多活着的印记。草木的灵魂——蓝印花布乌镇的蓝印花布,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那场关于似水年华的爱情故事。所有的情感都是需要依托的,蓝天白云下面高高的晒架上,垂下来约莫有十米的布匹,层层叠叠,前前后后的错落有致。穿过这片晒布场,穿越江南的温婉。染坊里面,至今保留着江南的蓝印花布技艺。刻版是制作一块蓝印花布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将设计好的图案放在花版之上,在刻版垫板上进行镂刻花样。刻版所需要的工具主要有刻刀、铳子。刻刀使用要求一定斜度和尖锐度符合,使刻的花版边缘光滑。铳子主要刻制花版上的圆点。镂刻时刻刀需竖直,力求上下层花形一致。另一个步骤是拷花,其中要用一种防染浆,又称“防染糊”,防染浆的配制是蓝印花布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使用石灰粉、黄豆粉和水按配比调制。防染浆将油纸花版上的花纹漏印到面料上去的工序又俗称为“拷花”。拷花上浆前,先将布料预湿,将面料平铺在台板上,压上花版,在花版上刮上防染浆,花版上的图案就被漏印到了面料上,将刮好的布匹挂起阴干。拷花拷花上浆是蓝印花布制作工艺中非常关键的工序,漏印的防染浆应该厚薄匀称,花纹清晰规整,织物留白处不要沾染到防染浆的残渍。刻板、拷花、植物浸染、刮灰清洗……在乌镇蓝印花布染坊里,一道道工序仍在向世人诉说着蓝印花布的前世今生。豆子与阳光的气息——叙昌酱园许多上了年纪的乌镇人记忆里,总有一股浓郁的酱香。它从叙昌酱园里飘出,一直飘进旧时光里。那时,家家户户都会种上点黄豆、蚕豆,做上两小缸的酱。农忙时候这就是最鲜美的“简餐”配菜。叙昌酱园建于清咸丰九年(年),是乌镇有史以来最早的酱园。一走进酱园的院子,就能闻到一股浓郁的酱菜香味,满院子青灰色的酱缸上扣着竹编的大斗笠,里装的是酱的半成品——酱醅。做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豆子要经过浸泡—蒸料—拌料—制曲—入缸晒露—灌装—杀菌等多道工序才制作成。而其中晒露这道工序是最为漫长的,一缸好的酱大约晒三、四个月左右的暴晒。酱的品质的好坏,与是否充分晒露息息相关。所以,一年中生产的旺季是夏季,经过三伏天的暴晒,让酱醅日晒夜露,自然发酵。因其制作工序繁琐,制作周期长,而备显珍贵。对于乌镇来说,这里保留下来的不仅仅是大酱的制作工艺,其实更多的是一份念想。三伏天里,飘散在空气里的酱香,是大多数关于旧时的回忆。“一点酱,半碗饭”,考究的时候酱在油炒一炒,酱香四溢,就只是那么一点点,下饭的很。蚕桑文化的延续——益大丝号水一样滑腻,烟一样轻软,云一样飘逸,如一幅水墨,在雨丝轻风的浸润下,方渲染得烟丝醉软的质感。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这是烟雨江南里的丝绸。从前的益大丝号是江南小有名气的蚕桑工艺大作坊。而今,它已经是一个江南蚕桑文化的展示的场馆。江南的丝绵工艺,丝绸纺织工艺,蚕桑养殖技术,蚕桑文化等等。在这里都是有迹可循。当年丝号会客办公用的建筑现在已经成为了蚕桑文化的展厅,而丝号的车间依旧保留着民国期间,以及上个世纪一些缫丝,挑丝,纺丝的机器。这些机器,至今还在运作,由专人操作,向前来参观的游客展示当年的技术。展示厅益大丝号的织锦车间里有九台织机,其中六台为组织多变化机,它跟普通的织布机类似,是由经线和纬线来交织而成的,只是织出来的不是布而是丝,且只可织小提花图案。另外三台是大花楼织锦机,它的工艺流程比较麻烦。丝织和织锦大花楼织锦机5.6米长、4米高、1.4米宽;由个部件,多道工序组成的。楼上那位织娘称为上楼,上楼也是提花的;下面坐着的那位是称下楼,也就是织手。大花楼织机操作时上楼和下楼两人是同时工作的,缺一不可。大花楼织布机从绘制意匠图到成品,耗时三月有余,一天仅能织5—6厘米,可谓是“寸锦寸金”。织成的锦缎质地坚实,图案精美,纹彩华丽,充分显示出了华贵的气派,形成了具有乌镇地方特色的提花锦缎乌镇人称它为“乌锦”。会呼吸的小镇——活着的民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高低五千年的史书,这几个字说起来仿佛很轻松,但是史书背后的厚重感却并非每个人都能领会到的。蓝印花布是旧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制酱工艺是挥之不去的旧时味道,而益大丝号的关于蚕桑的技艺,既是一种智慧,也是近现代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一个代表。活在乌镇的古老技艺不胜枚举,古老的三白酒烧制方法、乌陶制作、银器鎏金工艺、牮屋(传统大木作工艺)、木作竹编工艺等。制酒民间戏曲与其说乌镇是一个小镇,其实它更是一个活的博物馆——民俗、游艺与杂技、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民间戏曲等组成以一个鲜活的会呼吸的小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7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