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瀛心以吃串联的记忆五

以吃串联的记忆

下酒菜

江苏人喝酒似乎算是蛮厉害的,前些日子网上那些喝酒全国排名也是排在了前头,这让很多江苏人颇为自豪。认真说来,家里嗜酒的不多,但是是男人都能喝上几杯。外婆是喜欢喝啤酒的人,夏天吃饭必然要备上一瓶啤酒,每次我也会要上一杯冰啤,不知不觉也就有了几分酒量。

喝酒自然要有下酒菜,三姨夫有一句话叫做:这喝酒就得配上花生米,就算是天上龙肉也比不上。话颇有点三千弱水我只取一瓢饮的专一,足见喝酒人对花生的喜爱。通常家人吃的花生米都是外婆亲自炸的,晒干的生花生,倒入滚油,炸得花生皮红透微微发黑,捞起来晾凉就变得酥脆。一般情况下外婆会将滚热的炸花生倒进炒锅,撒一把盐就是盐花生,撒一把糖就是糖花生,若是炸得多了,那就是两碟花生,咸甜随君挑选。连襟串门,一瓶洋河一碟花生米,扯天扯地扯人生,也可以闲聊两三小时。若是不想用油,煮来的五香盐水花生,也不比炸花生米差,吃完饭小山高的花生壳记录了整场酒宴的闲适与畅怀。

一碟花生米自然不成席,除去花生米,尚有很多不错的下酒菜,糟猪蹄就是非常棒的下酒菜。第一次吃糟猪蹄是在上海,看着母亲将煮熟的猪蹄捞起来晾凉,放入一盆黄褐色的液体中浸泡,不明所以,这样的做法在家乡从未见过。母亲说,这叫糟卤,有一股子不是很浓烈的酒味,可以用来卤猪蹄、卤毛豆、卤腿肉、卤鸡爪,只要你想吃的都可以放进去。当时不懂,只觉得卤好的猪蹄带着一股奇特的味道,口感脆嫩,不似往常软烂的猪蹄那般腻口,是一种十分新颖的口感。后来才知道,这是浙沪一带常吃的一种卤料,鲜咸口味适中,荤素浸蘸皆可。若是想待客,糟点冷菜,比五香和酱烧的冷菜还要便利几分。

在我们家,喝酒的时候,一定要有一盘豆制品,可以是香芹炒豆干,或者冷拌豆腐,最常见的则是青菜煮百叶丝。喝完一杯酒,叉一筷百叶丝,既清口又缓了酒的辛辣。百叶又称千张,切丝可炒青椒,可煮青菜,打结可烩菜可红烧,是一种平民又百搭的食材,老少皆宜。我不喜欢豆制品的豆腥味,但是却喜欢百叶。曾经外婆做过一道夏日凉拌菜,百叶切一指宽的长片烫熟,腐竹开水泡发,水芹过热水,胡萝卜切丝,几样混在一起后加上生抽、香醋、小磨麻油和几滴红油,拌匀起盘,颜色鲜艳明丽。配上一杯冰啤,足可以一扫夏日的闷热与压抑。

一般喝酒的时候喜欢高谈阔论,吃的不多说的多,一席饭时间也就延长很久。所以下酒菜最重要的就是简单,爽口,因此也就是以凉拌菜,小炒这些为主。既不用担心时间太久菜冷难咽,也更让席上显得家常随意而聊兴更浓。

男人桌上推杯换盏,女人家快速地端上几道小菜。孩子们抓着一把花生跑来跑去,时不时传来女主人的低声呵斥,这或许是我从小到大印象最深的喝酒场景了。

小菜

我们那边的早餐店,一般会在一张桌子上放上几样佐粥的小菜,不收费。一般人只是吃多少拿多少,但是也听说过有人见着谁家的小菜好吃,结果差点将店家的小菜坛子吃空的趣闻,我想那个店家心里肯定是有点不大愿意的。

前些日子,一位北京的姑娘给我寄了一份糖蒜来,酸甜适口,只是因着快递闷了两天,稍许有些软,少了些爽脆。北京人爱吃糖蒜我是见识过的,第一次去北京,吃铜锅涮羊肉火锅的时候,看到赠送的各味小碟中有一份糖蒜,这在南方是绝对不会出现的。很多人不爱吃糖蒜,觉得吃完嘴里味大难除,于是就敬糖蒜而远之了。其实很多味大的吃食都有独特的风味,就算吃后处理麻烦一些,也值得一吃。糖蒜腌渍简单,春天新蒜去外皮,盐水浸泡一夜,混合凉白开和绵白糖一起倒进罐子里,密封半月即可使用。若是想吃糖醋蒜,腌的时候则需加些白醋,便又是另外一种风味了。春天腌的糖蒜夏天吃刚好,一碗米粥三瓣蒜就是一餐早饭,清淡爽口,只是吃完别忘漱口,否则出门少不了尴尬几分。

夏天除了糖蒜,还有新腌的鸭蛋也是很多人的不二选择。对于咸鸭蛋,同许多人一样,我也喜欢蛋心冒红油的,但是我偏偏不喜欢太咸的蛋白。这二者难兼容,每次吃到这样的蛋就好似中了大奖,开心不已。各地腌鸭蛋的方式各有不同,常见的有直接盐水泡的,或红泥裹的,说不清两者谁更能腌出好的鸭蛋。有时候似乎全凭运气,同一个人同样的配方,去年和今年的成色就会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据说高邮的咸鸭蛋一般都是青皮红油心,有机会的话,一定要研究学习一番。我听过最奇特的腌渍方法是在腌料里面加芝麻,出来的蛋各个筷子一戳就冒红油,不知是否真是如此。在我们家乡,腌臭的鸭蛋也有人吃,小的时候邻居家一缸鸭蛋腌臭了,竟吸引了许多人去寻。我也尝试吃了一枚,发现跟臭豆腐有异曲同工之妙,闻着臭,却越吃越香。或许用臭鸭蛋乳来形容更为恰当吧。

在老家有一家酱菜店据说已有百年,瓶瓶罐罐打包也还是用绳子扎起来,颇有点意思。他家门口就是几个大酱菜缸,一排十来种,任君挑选。除了新传进来的外地酱菜,有几种本地小菜特别值得一试。楚州河下古镇的老卤大头菜可以说是一绝,灰褐色的腌大头菜看上去毫不起眼,吃起来除了脆口也没有其他特别之处,就着一片菜可以喝两碗粥。不过切丝拌上辣酱或者切厚片泡在香醋里,吃来就更加开胃了。这最原始的味道,看似跟不上富有变化调料繁杂的各类酱菜,可它纯粹的咸却更能衬托粥的香甜。除了大头菜,酱乳黄瓜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佐粥小菜,咸甜脆爽,算是小菜里独当一面的角色。小时候遇到味淡一些的乳黄瓜常当作零食时不时吃上一根。当然一旦被家长发现,则免不了几分叱责。

更简单又常见的小菜,比如萝卜干,喜欢的人不在少数。还有一些已经做成品牌的酱菜,比如扬州四美酱菜,镇江恒顺酱菜,二者各有特色,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如果喜欢清爽一点的,恒顺酱菜倒是不错的选择,只是姜味颇浓,这点我倒不是十分地满意。

(未完待续)

版权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8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