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在石马镇响泉村流苏文化广场,年第四届中国·淄博响泉流苏节开幕仪式如期举办。与往年不同的是,此次流苏节以响泉村“两委”班子为主角,采取线上直播方式进行。活动吸引了大批网友观看,也为提升响泉村知名度打开了新的大门。这是石马镇以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石马镇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凝聚人心、提升素质的重要抓手,以乡村振兴为核心,重点围绕各村中心工作和村级特色,抓好群众的 响泉3.0模式,是在充分调研响泉村情的基础上,对留守、独居老年人开展的志愿服务模式。从最基本的生活照料,到满足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再到自我价值体现,老年人在幸福院找到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也让志愿服务升级到“3.0版本”。69岁的村民毛秀英在响泉村文明实践站参加博山区“五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暨石马镇“朝夕相伴”志愿服务示范点揭牌仪式后,兴奋地说:“有志愿者免费给俺们理了发、做了体检,还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娃娃一起过节,热热闹闹的真高兴啊!”这无疑是响泉3.0模式最好的呈现。
作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的带头人,响泉村“两委”、第一书记结合村乡贤理事会,秉持“村事民议,村事民治”的宗旨,多渠道募捐资金用于村级建设;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响泉村积极联系业务,让村级幸福院的老年人能够开展玻璃制品加工、包装等力所能及的小零工,为老年人带来收益;在志愿服务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响泉村党支部领办的“流苏晴雪”合作社,形成“村民生产、合作社包装、品牌销售”运作模式,拓宽响泉煎饼、蜂蜜、酱菜、花椒等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壮大了村集体收入……
志愿服务常常被称为“温暖人间的最美风景”,是人们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石马镇正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乡村振兴工作,因村制宜探索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最有效方式。(赵晓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