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传媒讯(朱桂艳)老字号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代表,承载着一代代人美好的记忆和情感。让技艺一脉相承,让经典生生不息。日前,安徽省商务厅公布了被认定为第三批“安徽老字号”的个品牌。安徽省商务厅在通知中要求获得“安徽老字号”品牌称号的企业要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增强传承创新和市场拓展能力,在推进全省老字号振兴发展的征程中作出积极贡献。
大运河沿线城市共有8家企业(淮北5家,宿州3家)上榜安徽第三批老字号。这些老字号的起源、发展和传承状况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
淮北
安徽杨府锦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申报老字号:口子)
安徽杨府锦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淮北市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内,公司前身是年建厂的濉溪县口子新型发酵厂(后更名为濉溪县口子味精厂),位于原口子经济开发区,先后生产柠檬酸、谷氨酸、谷氨酸钠等产品,其中口子(30类别)商标注册于年,也是安徽省为数不多的调味品老字号品牌。公司专业从事“口子”、“杨府锦”两大商标品牌调味品的研产销,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合作建立“杨府锦-江南大学调味食品研发实验室”,在传统配方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食品科技元素,研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调味品,现有味精、鸡精、鸡汁、鸡粉、复合调味粉、复合调味(酱)汁六大系列一百多个品种。
杨府锦生产的“口子”调味品牌产品先后被评为“中国八大菜系推荐调味品牌”、“长三角名优食品”、“安徽餐饮行业指定调味品牌”、“安徽消费者最受欢迎产品”、“徽味安徽名优食品”、“安徽名优农产品”等荣誉称号。并作为安徽省工业精品入选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精品安徽皖美智造”项目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广告。公司以安徽为中心向淮海经济区、长三角地区及周边市场辐射,已经成为全国成长性较好的地方调味品企业,是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百强企业。
东岗楼老王牛肉汤牛牛牛店(申报老字号:东岗楼老王/牛肉汤)
东岗楼老王牛肉汤的故事,还得从家喻户晓的淮南牛肉汤说起。淮南王刘安的王府御厨刘道,厨艺高超,杀牛取骨,甄选草药熬制成汤,并以牛肉、粉丝和淮南当地八公山的豆制品为配菜,刘安赞不绝口。后刘安叛乱被汉武帝镇压,刘道为避祸乱改姓为王,更名“王稻”,并把这门技艺私传于自己的王氏后代。但淮南牛肉汤虽名扬天下,王氏这碗拥有独门绝技的牛肉汤,却在历史洪流中几经沉浮,甚至曾一度消失于市场。时间来到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鼓励个人经营,王氏传人在淮北东岗楼开了家小店,更多人才吃到这香醇味美的绝品牛肉汤。
这就是东岗楼老王牛肉汤了。如今的掌门人王绍菊祖籍淮南,祖上屠牛为业,年幼时父亲便已经营屠牛熬汤烤饼生意。80年代初,王绍菊随家人迁至淮北,于东岗楼一带开店挂门头“东岗楼老王牛肉汤”,并于年开设分店并正式注册“东岗楼老王”商标。如今东岗楼老王已在淮北、北京开出十几家直营店。东岗楼老王牛肉汤采用十八味草本秘方,坚持新鲜牛大骨黄牛肉熬汤,拒绝冷冻、添加、勾兑,是当地牛肉汤头部品牌,荣获“安徽名小吃”、“安徽名菜”等大小奖项无数。
濉溪县丰庆斋食品有限公司(申报老字号:丰庆斋FQZ)
丰庆斋是临涣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商号,主要产品有临涣酱菜、临涣包瓜、豆腐乳、临涣培乳肉、小磨香油、棒棒茶等。
周家祖先早在清咸丰年间就开始做小本酱菜生意。年,周松鲁创造了庆丰斋这个老商号做大酱菜生意。第六代传人周维道将庆丰斋发展壮大,在当地小有名气。建国初期,庆丰斋等当地共计五酱园合并为“联营酱园”,成为地方国营企业。周维道在酱园担任技术师傅,负责传授其他员工加工技艺,对酱园的产品和文化走出去做出了很大贡献。年,儿子周宗民继承父亲职位,继续负责酱园产品的加工和技术把控。年,酱园因跟不上时代步伐倒闭,成为下岗工人的周宗民走上自主创业道路,继续祖上传承的酱菜生意,并于年开出第一家店“宗民酱菜店”,这就是丰庆斋食品公司的前身。
如今,周宗民儿子周小宝和女儿周俭、女婿段汉林也加入到丰庆斋酱菜的生产和经营中来,周家代代接力传承老一辈的酱菜技艺,将酱菜文化发扬光大。在过去几年里,丰庆斋曾被评为“创业典型”,“金牌商家”,周家酱菜被评为临涣“十大名优特产”。
濉溪县临涣蒋家酱品厂(申报老字号:涣水酱菜)
年,南京人潘士昌来到临涣,邂逅在码头因种的“金耙齿”瓜卖不出去正在叹息的瓜农吴老汉,他以敏锐的酱菜匠人的嗅觉看到了商机,把吴老汉的金耙齿瓜全部购做成了酱包瓜,包瓜内放置十几种酱菜,做成的酱培包瓜琥珀晶莹,酱香四溢,风靡了大江南北。就此,他在临涣创办“元昌斋”酱菜店,并为儿子潘恒广娶了吴老汉的女儿为媳,因瓜得缘,传为美谈。
年“元昌斋”酱菜店改为公私合营,年改为国营临涣酱品酿造厂。年临涣酱品酿造厂对外恢复临涣“元昌斋”酱品厂名称。年,临涣酱品酿造厂破产解体,原职工蒋化清承接,成立了濉溪县蒋家酱品厂,使“元昌斋”酱品技艺得到传承和发扬。出生军人之家的张影受爷爷怀念家乡包瓜酱菜情怀影响,对临涣酱菜情有独钟,年她回到故乡跟随老厂长李成杰和蒋化清学习酱菜技艺并出任蒋家酱品厂厂长。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临涣蒋家酱品厂产品日臻完善,成为涣水酱菜领域的翘楚。酱培包瓜、培腐乳和牛肉酱成为临涣酱品之中的典范之作,被誉为“临涣酱菜三宝”,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朝鲜、缅甸等国际市场。临涣蒋家酱品厂年入选为安徽省第二批非遗名录,年被评为淮北知名商标,年被认定为安徽老字号。临涣酱培包瓜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年被评为十大名特产,今年2月获得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商务厅、安徽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共同评出的“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荣誉。年,临涣蒋家牛肉酱入选安徽省伴手礼和长三角地区伴手礼。
濉溪县临涣纯羊汤馆(申报老字号:临涣纯羊汤)
临涣饮食文化丰富多彩,月饼、酱包瓜、培乳肉、马蹄烧饼等小吃和食品闻名皖北,而羊肉汤更是一道不可不提的美食。早在明清时期,临涣人就以杀羊、开羊肉馆、吃羊肉而闻名远乡近邻。现在,羊肉食品成了临涣每一家饭馆、酒楼的招牌菜。
在临涣,当地的山羊是喝着泉水、吃着百草、听着民歌、欢蹦乱跳长大的。临涣纯羊汤选用生长期1年左右的本地山羊,肉质细嫩劲道,而且当天杀当天用,确保肉质鲜美。羊肉汤,其味在汤。临涣纯羊汤烹制工艺独特,原料配比、火候和操作程序严格。熬制临涣羊肉汤当地叫做“调汤”,将羊骨头、羊肉放在大锅之中,用旺火经近3个小时精心熬制而成。调汤过程中,无骨头汤汁则不乳白,无羊肉口味则不鲜美,二者黄金搭配,缺一不可。临涣纯羊汤确保一个“纯”字,即色纯、味纯,不含杂质,严格做到“掐头去尾留中间”。“掐头”即撇除羊汤上层的浮油,确保色白如乳,其味纯正。“去尾”即把羊汤下面的骨渣和沉淀的杂质血沫去掉,确保羊汤醇香爽口。
“来到临涣不喝汤,等于白来这一桩。”临涣纯羊汤馆声名远播,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常常是一桌难求。老板张海龙是临涣纯羊汤的核心传承人,他打破传统壁垒,广收门徒,免费传艺,只为更好地继承和传播临涣纯羊汤,弘扬传统美食文化。
宿州
安徽宴嬉台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申报老字号:宴嬉台)
佳酿千年传古砀,酒香万里宴嬉台。安徽省宴嬉台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坐落在驰名中外的果海绿洲、酥梨之乡——砀山县。砀山自古系通都大邑,秦始皇列天下为三十六郡,砀郡居其一。砀山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土壤肥沃,有得天独厚的酿酒资源和悠久的酿酒历史,自古以来为酿制美酒的宝地。砀山美酒早在唐朝就享有盛名。唐天宝三年(公元年),诗仙李白与杜甫、高适游砀山,砀山刘县令于宴嬉亭池设宴款待,李白挥毫写下了《秋夜与刘砀山泛舟宴嬉亭池》诗一首:“明宰试舟楫,掌灯宴华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宴嬉台美酒自此名扬天下,流芳百世。
宴嬉台酒以优质的高梁、豌豆、小麦、大麦为原料,用清冽甘甜的黄河故道地下水泼浆,以传统手工操作法,经三年以上陈酿老熟后再勾调灌装。造就了宴嬉台系列酒色清如水晶,香醇似幽兰,酒体丰满,窖香浓郁,酒味纯正,绵甜净爽,风格典雅,回味悠长,饮后口不干,头不痛,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与厚爱,风靡江淮大地,香飘万里神州。经过一代又一代酿酒工人心血汗水的浇灌和辛勤劳作,宴嬉台酒业已从家庭式的手工作坊发展成为设备先进、管理科学、技术力量雄厚的国家中型企业,年产优质浓香型白酒余吨,荣获国家名酒博览会金奖,安徽省优质产品等多项荣誉称号。
萧县刘德超食品有限公司(申报老字号:刘德超)
关于刘家驴肉,《萧县志》有明确记载:“刘家驴肉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卤制食品”“刘家驴肉、一品浓香、独特风味、名扬四方”“刘家驴肉已有百年历史”。
刘家驴肉延续了世代相传的技法和匠心。年的中国,社会动乱、民不聊生,有的人顽疾缠身。那时驴是百姓运输及代步工具,萧县各个庄邻都有它们的影子。刘家驴肉创始人刘国良(刘先良)便起了卤制驴肉的念头,那时的老百姓只知道在锅里煮肉的概念,他想何不加点草药,让人的身体通过食肉的方法抵御疾病呢,于是研制出自己的卤汁秘方。年,刘国良便将刘家驴肉卤制技艺传给其子刘德超。为了刘家精心调制的卤汁得到传承,刘国良想到了用卤汁裹土保护卤汁源头的方法,由于当时没有储存技艺,只得隔日加热熬土加水保料留味。
解放后刘国良与其子刘德超砌炉生火重操旧业,刘家驴肉曾长期在民间的集市中以自营店铺的方式销售。年,公司成立了专门的食品加工厂和地方驴业养殖基地。从刘国良到刘德超,再到其子刘发威其孙刘强,几代人的精心经营让刘家驴肉成为享誉皖北的百年品牌,产品销往临近多个县市,东至徐州西至商丘,南至长江北岸北至黄河沿线。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正在续写新的时代传奇。
宿州绿源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申报老字号:宿州王枣子)
王枣子是香茶菜属一个新种,是宿州知名的传统道地药食两用植物。在《宿州年鉴》、《宿县志》、《宿县地区志》、《宿县林业志》、《宿县地区中药材》、《宿县地区中药普查与区划》、《可爱的宿州》等中均有记载。
民间传说,古时宿州夹沟瘟疫盛行,毙殍遍野,王母娘娘施药相救,因其药汤色、味如大枣,山民感恩称为王母枣子。相传汉高祖刘邦、明成祖朱棣均用此药医疗军士,上世纪70年代合作医疗时期,医院医院用王枣子制作针剂、片剂替代紧缺的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80年代末,绿源公司创始人韩正宾弃政从事王枣子物种保护,进行原生态种植,种植基地面积达到亩,扩展面积可达亩,不仅使王枣子免于灭绝,也为大规模医药生产和王枣子系列食品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枣子具有抗菌消炎和提升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入肺、胃、肝、肾经,民间习惯用于抗炎、解毒、治疗各种疮、疖、恶疮、肿瘤、肺脓疡、老慢支、结核、肝炎、牛皮癣等各种疾病。
宿州绿源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年,主要从事道地药材王枣子物种保护、繁育、仿野生原生态种植、药理药效研究和药品食品开发生产。
三十年,沐风栉雨,砥砺而行。公司先后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苏州沪云肿瘤研究中心等十余个院所合作研究王枣子的药理药效,获4项国家专利,获王枣子药材和食品两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种植合作社获国家示范社,尤其是国家“计划”项目,确证王枣子具有提升免疫力的功效。王枣子以其卓越的品质,被誉为“植物抗生素”和“提升免疫力之王”。
公司建有王枣子甲素、乙素萃取生产线2条,微波制茶生产线2条,王枣子发酵茶、砖茶、蒸煮茶生产线一套。公司规模化生产王枣子药品和食品,现开发成熟的产品有:王枣子系列茶叶,王枣子饮品,王枣子凉茶冲剂,王枣子单方复方治疗肺结节、老慢支、肺脓溃药物萃取物,用于替代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的王枣子针剂等。获批一类新药一个,宿州市人民政府牵头与安徽医科大学合作研发治疗慢阻肺新药正在进行中,王枣子替代青霉素链霉素的针剂和提升人体免疫力的新药也正在紧张的研发中。大健康食品有王枣子精品茶、青茶、黑茶、袋泡茶、砖茶和王枣子植物饮品等产品。
(大运河新闻)
实习编辑延晨徐蓉丁雨皓
一读桂艳张莉
制作曹宇
责编肖东
审稿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