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菜,与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国人对榨菜的接受度可谓跨越了天南海北,没有豆浆、汤圆的甜咸冲突,难得的口味统一。在旅游需求井喷的时代,中老年旅行“三大宝”,榨菜、泡面和火腿肠,依旧保留着这颗青菜头的身影。
榨菜中现在知名度最高的就是涪陵榨菜(.SZ)。就在最近,重庆市涪陵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涪陵榨菜”)发布了年度业绩快报,可谓战绩喜人。
其中,营业总收入达19.14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5.92%;营业利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6亿元、6.61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7.29%、59.78%。
业绩快报发布后,涪陵榨菜股价一直呈上涨趋势。尤其是2月27日,其股价上涨6.04%,报收25.89元/股。
对于该公司实现收入和利润双增长,外界的第一反应是榨菜提价。为什么榨菜越来越贵了?
年11月,涪陵榨菜发布近年来第四份提价公告,表示自10月29日起将7个单品的到岸价格提高约10%。长城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年第四季度涪陵榨菜营收同比增长25.9%正是受益于此。
回忆年的此番涨价,包括了80克鲜脆菜丝(全国版、北京版)、80克原味菜片、80克鲜爽菜芯、80克鲜脆菜丝量贩、80克原味菜片量贩、80克鲜爽菜芯量贩7个单品的产品到岸价格,提价幅度约10%,价格执行已于年10月29日12:00开始实施。
据说,这也并不是涪陵榨菜的第一次涨价了。早从年起,涪陵榨菜就先后以“原材料和劳动力上涨”、“缓解成本压力”等理由涨价多次。去年的官宣,又提到了什么“到岸价格”,所以,现如今卖个榨菜,也要用这么高大上的贸易术语吗?
吃货妹子经过查询才知道,到岸价是指涪陵榨菜给予经销商的价格。与到岸价相比,经销商的零售价涨幅更加可观。早在年,在天猫和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涪陵榨菜旗下80g与88g包装“乌江牌”榨菜的售价已进入2元时代。
在业内人士看来,涪陵榨菜涨价并不完全是为了对冲成本上升,扩充利润或许是一个重要目的。一名调味品和酱菜批发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品牌和口味是涪陵榨菜的一个重要优势。她说,“乌江牌”榨菜早已在全国建立品牌,口味也相对许多榨菜生产商具有明显优势,就算大幅涨价,消费者也愿意埋单。
由于榨菜产品的集中度高,所以涪陵榨菜有比较强的定价能力,它所在的细分市场的价格竞争不那么激烈。
如果按照圈内的说法,榨菜尤属涪陵产出为佳,一是原料,一是方法。
榨菜的主要原材料是青菜头,而青菜头的主要产地是重庆和浙江。重庆涪陵的做法是风脱水,浙江余姚则是盐渍脱水。近年来,涪陵地区逐渐成为更优的原产地。
今年2月份,重庆涪陵榨菜头的主产区龙桥街道的一个山坡上,榨菜头坐着单轨运输机下山,因运输机外形神似轻轨,当地人把它称为“榨菜轻轨”。看上去是不是很“黑科技”呢?
涪陵榨菜头大多都种植在坡地上,公路不能直达,而运输榨菜头下山,一直是当地老百姓头痛的事。操作上也具备一定的智能性,“榨菜轻轨”可以无人驾驶,可根据设定自动运行和驻车,也可以人工控制。适合在交通不便的山地、丘陵地带使用,可以运行的最高坡度达60度。
据公开信息,年涪陵的青菜头总产量达.6万吨,种植面积70几万亩,原材料的生产很难再提升。然而,即便原材料涨价风波不断,但以涪陵榨菜拥有的青菜头种植面积,以及原料半成品贮藏空间,还是有能力应对青菜头原料的成本波动。
未来,涪陵榨菜的增长点并不只有榨菜,还有泡菜、海带丝和萝卜干等。不过,根据年半年报,榨菜业务收入占涪陵榨菜总收入的84.6%,其他佐餐开味菜的占比仍不算大。但也有部分消费者并不认同,现在“乌江牌”榨菜品种太多,选起来“很头疼,一不小心就买到老皮和边角料”。
战略定位专家、上海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涪陵榨菜是榨菜市场的龙头老大,在市场增量有限的情况之下,提价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涪陵榨菜的盈利能力。“随着消费升级,未来涪陵榨菜的价格可能还要提高,但在提价的同时,涪陵榨菜还要推出品质更高的产品,让消费者体验到物有所值。后续,涪陵榨菜更应当多品类、多元化布局,减少产品单一的风险。”
总的说来,目前消费者对榨菜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口味、卫生质量等方面,加上单价不高,消费者对价格不太敏感。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榨菜频频涨价,却并没有给销量造成不利影响的重要原因。
看吧,大家这么吃着吃着,就吃出来一个上市公司,同时也是榨菜行业的上市公司——涪(fú)陵榨菜(.SZ)。不过,即便涪陵榨菜涨了,还有千千万泡菜、冬菜、萝卜干可以当作备胎之选啊!(忍不住吐槽,虽然感觉它们比涪陵榨菜还贵呢)
你怎么看?留言区告诉我们
内容来源:中国经济网、摸鱼小组、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