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阁香油、何记糖葫芦,这些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字号,只闻其名,未见其物。上周末在保定军校广场的一场非遗展上,终于见识了一下。
6月的第二个周六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军校广场,保定地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汇聚于此。
非遗包括传统食品制作、编织扎制、剪纸刻绘、陶瓷烧造等几大类。
人们还是对吃最感兴趣,食品制作展区人气最高。传统的保定三宝都来参展了——槐茂酱菜和铁球。
当代保定美食的代表,直隶官府菜和漕河驴肉也来了。这些众所周知的就不多说了,说说比较感兴趣的几家老字号。
庆丰和绿豆糕
其中有一家是容城的制作糕点的老字号,叫做“慶豐和”。绿豆糕比较有名,如今在保定也有店面。
这块木制老牌匾,店主介绍说是清朝的遗物,至今犹存。
据说庆丰和的糕点制作技艺,传承于稻香村,绿豆糕制作工艺独特。保定的店面在一中附近。
大慈阁香油
有关大慈阁的食品,听说过大慈阁香油和素面。只是市面上没见到过,也不知道是否有店面。
原以为已失传了,这次见到了大慈阁香油,还真有人在传承。制作技艺也被认定为非遗名录,还是很值得鼓励的。
大慈阁系列的素食,据介绍自大慈阁建造之初即面世,伴随大慈阁发展而传承。历史上大慈阁香油还曾被乾隆皇帝钦点为御用膳食。
如此说来,这大慈阁香油,文化底蕴还是相当深厚的,味道应该也不会差吧。改天买来尝尝!
满族何记糖葫芦
保定的糖葫芦,人们比较追捧的多是城里的那两家。但是真正名声在外地,还有一家满族何记。且看何记的辉煌历史,从康熙年间就有了,据说还曾给宫里上过贡。
同样的,对于何记也只是耳闻,既没有见过也没吃过。这次算是见到实物了。只是因为季节关系,经典的山楂糖葫芦没有展示,而是做了一些其它水果的种类。
跟何记的老师傅聊了几句,相当热情,等天儿凉快了要去店里尝尝糖葫芦。店面在后屯附近。
此外,何家烧饼、望都辣椒、定瓷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看到如此多的非遗品类,传统美食、老手艺,最感慨的是太欠缺展示和宣传了。若不是有这个特别的遗产日,恐怕很多传统技艺还不为人知。
若是这些老字号或老手艺能在西大街发展,比较集中展示一下保定非遗传统文化,应该会有更好的知名度,也会吸引更多游客。
不过现在有很多都开在了大汲店古镇,形成了小有规模的文化艺术区,有时间也要去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