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颗酱菜,当它出现在百姓的饭桌上,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故事主角
北京三新冷藏储运有限公司市内配送业务部(以下简称三新市内配送部)成立于年,目前在职人员51人,自营车辆14辆,却担任着北京市1,多家商超六必居全品系产品(主要是酱菜)的配送任务,而且还要达到限时配送的要求。那么,这51个人、14辆车是如何做到的呢?
企业重组管理理念推倒重来
现任三新市内配送部负责人的刘扬,原是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的运输部主管,负责六必居酱菜的配送运输。
年,北京二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二商集团)内部业务重组,刘扬就从同为北京二商集团出资企业的六必居调任到了三新,虽然还是为六必居做配送,但更“专”了,只负责六必居产品的北京市内配送。
这看似并非南辕北辙的人事调动,在刘扬这里却是个不小的考验,因为他多年经验积累而形成的管理理念要推倒重来了。
“原来唯一的要求是时效性,现在这个要求一点儿没变,但配送量加大了,还要更好地控制运营成本。”刘扬说。
转岗前,刘扬负责的配送量是3,吨/年,转岗后的配送量要求是原来的%;转岗前刘扬可以调度的人是74人,可以使用的车是20辆,转岗后这两个数字分别变成了20和11。
为了适应这种转变,完成配送需求,刘扬在过去的3年里不断调整自己的管理理念,并付诸实践。
年一季度,刘扬的首要工作是赶紧招人,并整合外部资源,完成配送量;年下半年,部门的人员已经基本稳定,刘扬又着手整合配送的货物,由单纯的酱菜转为六必居全线产品,1,个业务扩展为1,个业务,并且专供小宗配送。
~年,刘扬吧工作重点放在了成本控制上,人员方面施行排班制和任务制,参与配送的每位司机除了基本工资,其他收入均来自于配送完成量,为了配送任务分配相对公平,也为了配送路线更加优化,刘总和调度负责人共同排出了配送排班表,选购车辆更多地会考虑性价比和稳定性。
运筹帷幄调度工作重中之重
周一早晨7点半,三新公司运输部的工作人员开始陆陆续续到岗,8点钟,司机师傅从调度部门拿到记录今天线路以及货物的单票,到装货间进行紧张的配货作业,9点钟随着货车进城的解禁,司机师傅们开着货车将一份份传统方法腌制的酱菜送到北京市各处的超市、食堂。
这看似重复单调的工作,其实当中蕴含着非常大的挑战,利用有限的车队服务京城庞大的市场,需要精准的调度。马师傅与范师傅,二位一老一青,负责起公司全部的调度工作。
在出发之前,装车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关系到卸货的效率,最远客户的货物要最先装,送达第一位客户的货物要最后装,这是基本的尝试。
“但不要以为就这么简单。”马师傅说:“公司生产酱菜的种类非常多,并且客户需求比较复杂,有的要散装,有的要盒装,加大了工作的难度,为了最大化利用车厢空间的同时照顾到卸货顺序,每天都要仔细规划。”
线路的规划,公司的配送范围几乎涵盖整个北京市,一共划分了8条线路,也就是八个方向,服务于北京市内各大小超市以及一些学校和饭店。
目前公司共有17辆车用于配送,其中14辆厢式货车有11辆长期在路上,3辆作为备用车。另外3辆金杯车型主要用作限高区域以及限制轻卡进入的区域的配送,但货运量较低。
根据公司要求,调度部门在接到客户的网络或电话订单后,必须在3天内将货物运达给客户,考虑到北京市的范围和人口,这样算下来任务也是相当繁重的。
同时还要考虑每辆车的运量,一辆厢式货车每天大概能够携带10家店的货物,将一条线路沿线的客户按照时间和远近进行排序,安排出最优化的配送线路,成为每一天马师傅与范师傅最重要的工作。
任务繁重对车辆可靠性提出高要求
“我们一周要送六天货,从早上9点开始出发,一般到下午4、5点左右回来,如果遇到交通状况不好或者分配到远郊,时间就没准了。”三新公司货车司机周师傅简单描述了一下自己每天的工作。
目前,三新公司共有14辆厢式货车,其中一半是五十铃,另一半为福田系,以欧马可居多,加上少量的奥铃捷运。公司采用专人专车的形式,周师傅分配到一辆五十铃,然而让周师傅较为苦恼的是,公司只有两辆不带转向助力的车,就有一辆分配给了他,自然谈不上什么操控性,不过在可靠性方面,周师傅对于驾驶的五十铃还是评价很高的。
三新公司还专门为这14辆车配了一位维修工,负责平时简单的维修与保养工作。据维修工关师傅讲,公司这14辆车别看只是市内配送,但一般的车型还真应付不来。
经过关师傅解释,才知道这14辆车每天需要面对的工作有多么繁重。这14辆均是在8年奥运期间陆续购入运营的,至今已经运行8~9年。
在这些年中,这批车基本上保持每周6天的出勤率,日行驶在公里左右,到目前每辆车平均行驶里程均在30万公里以上。
再有,每辆车每天还要面临重载和腐蚀的考验。每辆车每天配货都在5吨以上,并且在运输过程中,大量的酱菜酱汁会溅洒出来,富含盐分等高腐蚀性的液体会对厢体造成严重侵蚀,而且也不卫生,因此公司规定每周必须对货车车厢进行两次以上的清洁。但更严重的问题还在后面,在用水清洁时难免会将酱汁渗入到车辆底盘中,对底盘和零部件造成腐蚀。
因此在这8年多运行下来,这14辆车的车况已经非常差了,但依然能够坚持运行,并且不会出太大问题。也难怪关师傅说,这14辆车不管哪个品牌,在品质方面都很难跳出毛病。
观点
小小一颗酱菜,当它出现在百姓的饭桌上,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相比运输行业普遍的粗放现象,想把运酱菜这行做好还是有些门道儿在里面的,这里面涉及到管理模式的提升,运输效率的升级,还有对车辆品质的高要求,恰好也符合当下运输行业升级的主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