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妙在家常
说到底,人生在世冰霜苦旅、得失流离,到头来,真正能令人慰藉的,也无非就是朴朴素素求碗热汤喝。
——《无非求碗热汤喝》
往来涌动的人潮,此起彼伏的吆喝,似有似无的美食香气,店家门口排起的长队……在大观篆新农贸市场走街串巷,能感觉到一种温柔亲切的人间烟火气。
里面的许多店都开了十多年了,这个菜街(gai)子对于许多昆明人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或是陪伴,或是习惯,或是回忆。
人影穿梭,岁月流转。大观篆新农贸市场于年投入使用,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光景,仍然朝气蓬勃,热闹非凡。这里蔬菜、水果、生鲜、肉类、熟食等应有尽有。
有一对来菜市场购买烧烤食材的情侣告诉我,他们从小就吃大观篆新农贸市场里的东西,晃眼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有时也会回到这里,尝尝久违的美食。
不过,在这样一个菜市场里到底有什么好吃的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呈贡豌豆粉
李丽芳阿姨在这里卖了十一年的豌豆粉。从前在呈贡卖,后来因为拆迁建设新城区,就搬到了大观篆新农贸市场,不知不觉就在这里卖了这么多年。阿姨非常亲切,讲起她的顾客,就不禁扬起嘴角。
“有些人从不认识,到吃了我们家的豌豆粉后变得熟悉”,阿姨说,“有位女顾客在怀孕的时候就爱吃我们家的豌豆粉,现在她的孩子已经上着小学了,他们家还经常过来吃上一碗。”“还有个现在在广州念大学的女生,经常叫她爸爸妈妈给她带我们家的豌豆粉。”
娴熟地切下金黄鲜嫩的豌豆粉,快速地撒上各种佐料,手指翻转间,一份豌豆粉不一会儿就做好了。他们家的豌豆粉算是招牌菜,原材料是用上好的黄豆,无添加,孕妇小孩都可以放心食用。为了追求口感和品质,当天做的食材当天卖完,绝不会留到第二天。
吃下一口豌豆粉,酸辣之余泛起一丝淡淡的甜,正宗的滇味,配上上好的辅料,吃得心满意足,让我不禁感叹怪不得有这么多人前来排队购买,果然名不虚传。
大理阿三孃
“大理阿三孃”如今已经开了四家分店,在大观篆新农贸市场就有两家店,主要售卖调料、酱菜和饵丝饵块等食品,每样东西都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上乘的品质而受到顾客的亲睐,一年四季都非常畅销。其中最出名的要数他家的饵块和茄子榨了。
正宗的大理饵块,选用优质、有糯性的大米作原料,味道香甜,口感糯而不腻,配上他家的各色酱菜,可以说是相当板扎啦!
茄子榨是他家的另一道招牌食品。自家纯手工腌制,色泽鲜亮、风味独特、香味浓郁。佐粥、下饭、拌面,来点茄子榨,不禁让人食欲大增。店主李丽阿姨自豪道:“来大观篆新农贸市场吃过我们家茄子榨的人,十之八九都会购买。”
颗颗香甜白酒
在这个菜市场中穿梭的时候,我发现了这样一家卖甜白酒的小摊子:店面都没有,是放在别人的店前面售卖的,但生意却非常好,络绎不绝的人们前来购买。
下午三点时,摊子面前已经推起了好几摞空的瓦罐。老板介绍说平时一般一天能卖~罐,逢年过节能卖上~罐,还有一些小贩会来他们家批发一些拿到别的市场售卖。
这个甜白酒是云南玉溪通海的特产,酒曲、水、糯米都有讲究,清凉透明、颗粒饱满,吃上一口,甜而不腻、酒味适宜,散发着糯米甜酒特有的香气,风味独特、老少皆宜。
店主小陈19岁就从通海来到大观篆新农贸市场卖甜白酒,已经卖了十余年,现由小陈和他妻子共同经营这家小店,日子也过得算是美满和乐。老板娘温柔大方,攀谈之余,还送了小编一份刚开封的甜白酒。吃在嘴里,甜在心里。那一抹回甘,蕴着一股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温柔。
老滇味粉蒸肉
菜市一隅,有家开了28年的老滇味粉蒸肉,店主陆明星爷爷自大观篆新农贸市场投入使用以来就一直在这里售卖粉蒸肉和千张肉。
糯而清香,酥而爽口,肥而不腻,香味浓郁,不时来吃上一回粉蒸肉,也算得上人生一大美事。
说起制作粉蒸肉的秘诀,陆爷爷笑笑道:“就是要选上好的肉,踏踏实实地做。祖辈上传下来的做法,也没什么特色。”
这些只是大观篆新农贸市场中美食小吃的冰山一角,众多的美食都或多或少地在家里的餐桌上出现过,它们拥有着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质朴的魅力。
菜市场可以说是一座城市最原始的缩影。昆明人一朝一夕的市井生活在这里上演呈现,日复一日,岁岁年年。
每个商贩只占据了大观篆新农贸市场很小的一角,但在这个市场里,一种人情味就在不经意间散发出来,就在这些再寻常不过的买菜吆喝之中生长起来。
一碗甜白酒,一份豌豆粉,一口粉蒸肉…吃着这些家常的美食,品着那唇齿留香的味道,总有一种淡淡的幸福。这些隐匿在寻常处的小确幸,就撑起了我们的小时光。
来源:好吃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