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聊城散记

聊城散记

我们魏家湾,在临清洲最南边,隔着马郏河和茌平县紧挨着。地处聊城临清中间,两边的距离差不太多。

临清建市早,底子厚有国棉厂,酒厂烟厂酱菜厂,洋气的时候,聊城还土里土气呢!也许是属地情结吧,总觉的去临清逛大楼,去公园,去歇马亭很顺腿,最起码九几年初期还是这个状态。

知道聊城,是因为我们村有人在聊城地委行署工作,小时候经常听大人说,虽然也没粘过什么光,确都津津乐道。反过来说,要是在临清那就不一样了,毕竟一年到头,去聊城的没几个,坐车也不方便,东路要去侯寨子,西路要去斗虎屯。那时候二十华里还是土路,只不过是因为车多,路面轧的平都反光。

我第一次去聊城,跟着爷爷去买哥哥订婚落帖的衣物,起晚了,担心侯寨子没车了,就了去斗虎屯,本来就是两手准备的,首选是去临清,没车就去聊城,结果刚坐上去聊城的客车,发临清的车也过来了,爷爷一个劲的说,你看你看就差一点。

到了聊城,出了汽车站,大街上人不多,一阵风吹来,尘土中有几片废纸飘扬。路边的商店都是瓦房,黑洞洞的,一点都不好玩。在一个商店里,看到两个人,把货物分装在塑料袋里,用小钢锯条,就着蜡烛烤了封口,我看了恍然大悟,原来糖块,茶叶,袜子等等都是这么钻进塑料袋里的啊!

我在康庄上高中,逃学就去临清玩,书店,电影院,公园,百货大楼都知道在哪儿。至于聊城就两眼一抹黑了,至今也不知道书店,影剧院,聊大的具体方位。每次去聊城都是有事,没有闲逛过。

去聊城医院,母亲住院,陪父亲做因为视物重影做CT。陪岳母做白内障手术,我自己各种各样的毛病。等化验结果的时候,也有时间,可是没有出去逛逛的心情了,不似年少时意气风发,看着看那,满脑子都是家长里短过日子了。城里和家不一样,出去就要花钱,花钱还不如不去呢!

再就是去地区种子公司,买玉米种,很多都是和村里人一起,买的多便宜。有一次是带女儿来的,也算是叫女儿见见世面吧,上小学了,还没进过城,带着女儿去了金鼎商场下面的肯德基,给女儿买了一个汉堡包,女儿咬了一口就不吃了,于是我就吃了人生中第一次汉堡包,酸溜溜的十块钱真不值。

在脱水厂上班的时候,我去聊城参加报关员培训,正赶上薛厂长陪客户代表去聊城,我跟着顺道,也跟着看了山陕会馆,孔繁森纪念馆,光岳楼。早饭在赵家羊汤吃的,鸡蛋饼羊汤,汤在一个大铝壶里,随便加,我不记得羊杂的滋味了,只记得汤是白色的很烫,一行几个人都吃饱了,我还有半碗汤,越着急越喝不进嘴里,出了一头汗。这时里面一桌子人吃饱离开了,开车的商师傅说“这不是昨晚上电视上哪个快板书名家吗”。大家都说“还真是”。我听了在看,人家已经上车走了,唯一一次和名人近距离,还被半碗羊汤给错过了,我那个懊悔啊!下来跟着去玩,也是走马观花。报关员培训在东昌宾馆,吃饭在内餐厅,餐费培训费用包括了,我使劲吃,尽管是厂里的钱,我也想给吃回来。上午下午的培训我听的很仔细,想着厂子做大了,弄不好我还能去济南青岛报关,没成想厂子逐渐不景气了,我的黄粱梦也破了。

第二次仔细的看山陕会馆,光岳楼,孔繁森纪念馆,东昌湖是东北我姑姑和表妹回来探望爷爷,并且带了相机,拍了照片,那时候我很瘦,和如今油腻的自己判落两人。

东昌湖一汪清水,在阳光下闪着粼粼的波光,从光岳楼上的窗子往外看,四面是水。因着一湖水,聊城取了一个乳名,江北水城,水因城而得名,城因水而秀美。聊城的城市建设,一天一个样,谁敢说不是这一湖水带来的灵气。

聊城的红火源自铁塔商场的兴隆,吸引各地商贩蜂拥而至。去铁塔进货,成了他们的不二选择。一大批人的第一桶金都是来自铁塔商场,我和妻子结婚买东西,一部分就是在这里买的。铁塔商场以批发为主,散户买东西也不便宜,一件红色的上衣,领子上有镂空的花样装饰,要一百二十元,精明的生意人,就是看准了结婚买东西的,不好意思讲价,卖东西的大多是南方人,他们的挣钱模式,在各个小县城屡试不爽。后来我不想花钱,还被那些老板嘲笑,就提议还是去百货大楼吧,花钱也花个值。中午吃饭在含冰笑,心里从魏家湾到聊城的落差,老是调整不过来,一桌子菜,吃的没滋没味。

光知道铁塔商场,没找到铁塔在哪儿,去年回去看到铁塔商场原址,护国兴隆寺已经快建成了。燕王扫北的时候,在此地遇追兵,燕王朱棣躲到了桥下,逃过一劫。后来派姚广孝督造了兴隆寺,历经沧桑已经庙宇已经荡然无存,只留下一座铁塔,这次重修也是逢盛世,机缘巧合吧!

聊城的文化底蕴不是一般的深厚,从鲁仲连射书救聊城,到孔繁森纪念馆落成,文化命脉绵绵不断。特别是聊城大学的建成,给这座古老的小城,注入了新鲜的文化基因。女儿考大学的时候,我一次次的说,能上聊大就行,在家门口家来家去的多方便,车费就省不老少。临清建临清大学的时候,新闻上说的规模建制叫我们这些没上过大学的人更激动,毕竟是圣人的故里,对有学问的人是高看一眼的,临清有大学了,出了能人也能造福乡里不是,结果没有结果了。倒是聊大后来居上,成了鲁西北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从西路去聊城,路过梁水镇,还能看见一座塔,是纪念范筑先将军的,我十几年前去看的时候,还是断壁残垣,塔上的字是林森题写的,青砖砌成,彼时还没手机,拍不了照片。后来听说已经修好了,正如报纸上说的,国民党抗日也是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聊城从电厂建成,中通客车,鲁西化工,香江开业,一步一个台阶,一下子把原地踏步的临清给落下老远了,去年我回去,看到万达广场了,这速度也太快了。

我们魏家湾很多人都去聊城买房子,大人在外面挣钱,孩子去聊城读书,爷爷奶奶陪读。也别说,一个学期下来,小孩回到村里,说话举止神态都有了质的提升,不哇哇乱叫,人多也不怯场。城市哪儿好,就是教育医疗资源配置高。

聊城还有很多地方我没去过,四河头,姜堤乐园,玉皇皋,凤凰台。聊城的公园我其实去过,记得名字是叶圣陶题的,很多年以前的事了。

聊城治下有八个兄弟,各自过各自的日子,我觉得比作聊城的八个媳妇也可以,反正都是一家人,怎么说都不为过。老大带着八个兄弟或者是媳妇,一起加油吧,北方有地,大聊之城!

壹点号临清魏家湾人:路云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