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科普蔫不拉几的酱菜是怎样保质的

听说夏至与毒辣辣的大太阳更配,炎热的天气让人食欲全无。一碟看似不起眼的酱腌菜,不仅是喝粥佐餐的最佳搭配,清爽的口感还能让人胃口大增。

酱腌菜是什么?

春夏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各类蔬菜水果应有尽有。可到了冬日,特别是北方,很难见到一片绿叶,只剩“白菜、萝卜、土豆”三件套陪你过冬。

在食物匮乏且欠缺贮藏条件的年代,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人们在收获旺季把部分蔬菜贮藏起来,以便在淡季时食用。生鲜蔬菜并不耐放,于是古人在实践中,利用盐将蔬菜通过渍或腌的方式把保藏起来,这就是蔬菜的盐渍[1]。

从古至今,盐渍(腌)菜是我国生鲜蔬菜最基本、最主要和最大众化的加工方法,这让蔬菜的可食用期从短短几天延长到几个月甚至更久。

放眼各地的酱菜缸子,相似的食材味道却各有千秋。不同的地区会在盐渍基础上添加各种调料、香料,对蔬菜进一步加工,这也难怪我国蔬菜渍制品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

我国把这种以新鲜蔬菜为主要原料,经腌渍或酱渍加工而成的各种蔬菜制品统称为酱腌菜,如酱渍菜、盐渍菜、酱油渍菜、糖渍菜、醋渍菜、糖醋渍菜、虾油渍菜、发酵酸菜和糟渍菜等[2]。

蔬菜是怎么变成酱腌菜的?

古人为了贮藏蔬菜,把它们折腾来折腾去,使得腌渍、酱渍工艺流传至今。在这一过程中,蔬菜不仅耐储存了,风味也变得大有不同,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01食盐的渗透作用

清爽生脆的蔬菜变成蔫了吧唧的酱腌菜,离不开食盐的高渗透压作用,盐渍是制作各类酱腌菜的第一步。

蔬菜的腐烂主要由于微生物滋生引起的。食盐溶液的渗透压较高,当大于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时,微生物细胞内的水分就会渗透到细胞外面,造成细胞脱水,使其代谢受到抑制而停止生长或死亡。

同时,食盐溶液中的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等在浓度较高时会对微生物产生生理毒害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蔬菜腌制品的保藏性[3]。

02微生物发酵

酱腌菜或咸鲜或酸爽的口感,靠的是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蔬菜在腌制过程中都会进行不同程度的发酵,这是由于天然附着在蔬菜表面上的微生物活动引起的。

一般以乳酸发酵为主,同时也伴有轻微的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产生的发酵代谢产物可使腌制品具有微酸、鲜甜、醇香可口的独特风味。

同时,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也能抑制其它有害微生物的活动,防止腌制品变质,延长保存期。

03蛋白质水解

酱腌菜独特风味的形成,还需要蛋白质的水解作用。蔬菜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在腌制过程及后熟期间,蛋白质水解生成的氨基酸是腌菜制品色泽香气和滋味的主要来源。

这其中有具令人愉快香气的丙氨酸、具有鲜味的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以及具有甜味的甘氨酸。特别是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与腌菜中钠离子结合后,使腌制品味道更为鲜美。

因此腌菜氨基酸含量越丰富,鲜味、甜味和香味就会越浓[4]。

韩式泡菜会添加红辣椒粉、大蒜、虾酱等

选择性辅料调味。

除此之外,腌制过程中各种产物之间的反应,也会形成香气和滋味。家家户户都有腌菜的小技巧,有的加醋、糖、辣椒粉,有的放虾酱、鱼露增鲜,还有的会加入苹果、梨等水果带来另类的甜与香。

吃酱腌菜要注意什么?

说到酱腌菜,大家常常担心亚硝酸盐超标问题。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到食盐浓度、腌渍液温度、酸度、含糖量及杂菌繁殖等方面的影响[5]。

酱腌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在腌制6-15天最高,之后会慢慢下降,20-30天后一般可以达到安全水平。如果是自家腌制的菜,在注意卫生、操作得当的情况下,腌制时间要达20天以上,才能取出食用。

参考资料:

[1]陈功.试论中国泡菜历史与发展[J].食品与发酵科技,,46(03):1-5.

[2]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酱腌菜[S].

[3]吴华昌,张伟娜,邓静,由耀辉,靳晓黎.腌菜风味物质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35(11):26-29.

[4]周晓媛,夏延斌.蔬菜腌制品的风味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04):-.

[5]陈有容,杨凤琼.降低腌制蔬菜亚硝酸盐含量方法的研究进展[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01):67-71.

供稿丨临床营养科

作者丨马迭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