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嵩在朝中失势,与嘉靖临别谏言,海瑞一心

什么是白癜风图片 http://m.39.net/news/a_6102792.html

今天是正月十六,按惯例是严嵩带着京城有名的六心居酱菜觐见皇上的日子,但是严党倒台的消息早在顷刻间传遍了京城,酱菜店的老板自然不敢上门,最后还是徐阶派人把他叫来,严嵩今天特别感慨,想起了这小店给自己送了有二十年的酱菜,自己失势在即,所以想给老板写一份牌匾作为答谢,平时多少人千金求严嵩的一字而不可得,可是此一时,彼一时,眼下这个光景,老板怎么还敢要严嵩的题词呢。无奈严嵩只能带着一坛八宝酱菜和徐阶一起进宫见嘉靖。

嘉靖已经等候多时了,知道今天严嵩会来送酱菜,所以还特地吩咐御厨提前熬了一锅八宝粥。他今天的安排无疑是在告诉严嵩,尤其是要告诉徐阶,现在虽然倒了严,但是朕待严嵩还是一如往常。而严嵩今天来也不只是来送酱菜,还另有目的,他请嘉靖帝让徐阶和吕芳回避,单独给嘉靖帝呈上了一册名单,并说道“有些人,罪臣是为皇上当国士在用,他们肩上担着我大明的安危,担着我大明的重任,有些人身上现在还当着皇上的差使许多事都要靠他们去办,也只有他们能办”,也许有人会说,这段话是严嵩为了保全自己的一种手段,但是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严嵩对嘉靖帝的肺腑之言,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对于一个政治家而言,失势就意味着死亡,就连远在江湖的李时珍都看得出来,严党倒台已经不远了,那么严嵩绝对不会看不出来,所以他一定早就想好了会有今天这一幕。严嵩曾经说过,自己是大明朝唯一可以替嘉靖帝遮风挡雨的人,他杀人是在替嘉靖除掉自己想要除掉的人,他用人,用能臣撑起大明朝的江山,所以今天这最后一番奏对,确实是一位老臣对自己陪伴了二十多年的君王最后的临别谏言。

嘉靖帝听说了酱菜铺不接受严嵩题词的事情,于是他立刻让严嵩写完盖上了嘉靖帝“忠孝帝君御赏”的宝章,送到六心居酱菜铺去,限他们马上刻出来挂上。原来这个酱菜铺是赵姓六兄弟开的,因此起名“六心居”,嘉靖帝以为六个人便六条心,这就不好,人心似水,民动如烟,大明现在是六千万人,照他们这样想,那便是六千万条心。于是便在心字上加了一撇,把心字改成了必字。六合一统,天下一心,这就是今天京城老字号“六必居”的由来。

嘉靖四十一年,执掌朝政二十年的严嵩严世藩父子倒台,但是出于种种复杂暧昧的政治关系,嘉靖帝倒严而不倒严嵩,“赐嵩致仕,年赏禄米一百石”,也仅严世藩等严党的核心人物论罪流放,多数严党官员依然在位,奢靡贪墨搜刮之风“无稍遏减”。至嘉靖四十四年,多省灾情频发,国库益空,赋役益重,天怒人怨。徐阶高拱张居正策动御史再度上疏,该年五月嘉靖帝虽诛杀严世藩等,天下不耻嘉靖已甚。是年七月,海瑞调任北京户部主事。

海瑞在兴国的三年为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但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因为去给百姓争水源,唯一的女儿不幸溺水身亡,眼下老母七旬,妻子患病,他又清贫无钱雇船,只能让老人和病人一路坐车颠簸来到北京,但海瑞并不急着去落脚处安顿下来,而是把车停到了六必居的门口,三年前严嵩还在位的时候六必居生意兴隆,而现在今非昔比,偌大的店堂里一个人也没有,海瑞掏出十个铜钱让老板给拿些酱菜,毕竟这么久没有顾客上门了,老板给他盛了满满一荷叶心的酱菜,这让海瑞更加确信了自己在路上听到的关于六必居的传言,他问老板,我听说你们家的酱菜原来卖得比肉都贵,怎么今天十个铜板就给我这么多呢,其实嘉靖帝另有密旨,让陈洪盯着六必居,他到底要看天下人如何议论自己。

海瑞的举止立刻引起了在附近监视的东厂和锦衣卫的注意,但海瑞却视若无睹,反而要给老板写一个新的广告文案,“产地必真,时令必合,瓜菜必鲜,甜酱必醇,盛器必洁,水泉必香”,并解释道这便是六心居改为六必居的真义,他为六必居做注就是要“正人心而靖浮言”,什么叫正人心,就是说什么是什么,酱菜铺就该说酱菜的好,做君父的就要爱护子民,做官的就要为民做主,而海瑞便是这样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