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城保定印象

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古城,是我到过的第一座大城市。说它大是印象中面积大,比我们村大了不知大了多少倍。哈哈……在这里,我生活学习了三年,但终是过客。所以我愿意以一个匆忙过客的身份审视这座城市。

提到古城不得不提的一部文学作品就是《野火春风斗古城》。小说以作者自身生活和斗争经历为素材,以古城为背景,描述了抗战时期古城人民为了抗战胜利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古城人民好战古已有之,且拳脚功夫何其了得。民间有一句俗语: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勾腿子。而“勾”又与“狗”谐音,所以传着传着就成了:保定府的狗腿子。其实勾腿子是一种摔跤招式,“保定府的勾腿子”,即因快跤勾腿而得名。由此可见,保定府的武术技巧可见一斑。

正是因为保定人尚武,赵云耕老师当年常说,古城的土著居民带有一种野性。在那个文化贬值,武斗成风的年代,这座城市的人民曾以激昂的斗志,两次用棍棒将河北省省委省政府驱逐出境,其威武和勇猛的雄风不容小觑。

古城,最大的特点当然是老。有保定这个名字大概是从元代开始的吧,保定路,当然它的建城史要更早。从此这片冀中腹地被一直叫做保定。最为繁盛当属清代,这里是直隶总督驻地,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你要知道,在清代,直隶总督署可是最大的封疆大吏。那时的直隶可不仅仅是现在的河北一省。

裕华路上枝繁叶茂的古槐大概能寻些当年的影子。而裕华中路两侧的直隶总督署,古莲池,更是社会风云变化的缩影。一座明清古代衙署见证了历史百年沧桑巨变。从这里走出了李卫,曾国藩,李鸿章,也走出了袁世凯,曹锟。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见证了这座城市的一段历史。

而古莲池即是一座园林、也是一座行宫、还是一座书院。从元代始建,到现在已经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慈禧太后西逃时曾在这里休息。还因园里有一座雕刻有桃子的亭子,下令将其拆除,皆因桃与逃谐音。

古莲池非常值得去欣赏的文物当属碑刻了,里面现存的碑石,包括了唐、宋、元、明、清各代以至民国及解放后的作品。里面的最早、知名度最高的碑刻要数田碗德政碑了,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苏灵芝书写的。

里面的莲池书院在清代要算北方的最高学府了,由时任直隶总督的李卫奉旨创办,直到年停办,先后存在长达年之久。这座书院为古城的文化积淀做出的贡献永远都是不可磨灭的。

我最感兴趣的要数南唐北唐了。那里保存了许多民国时期的建筑,不乏欧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古罗马建筑……走在唐家胡同,仿佛置身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一种穿越感。

于中心城市的古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走在朝阳大街,高开区的现代化符号隐约可见。站在图书大厦的天桥上看桥下川流不息的车流,突然有一种感觉:古城就像一头老牛,虽然行动迟缓,但终是被历史的洪流推着不断往前走的。

来到保定西部,不得不提保定西郊八大厂:它们分别是保定钞票纸厂,六〇四——这可是中国第一家钞票纸专业生产厂,保定化纤厂,保定热电厂,保定第一棉纺织厂,保定第一胶片厂——就是曾经有名的乐凯胶片生产厂,保定变压器厂,保定蓄电池厂(四八二)和保定铸造机械厂。

这些企业可能已经今非昔比,甚至有的已经破产倒闭了,但是它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历史,也书写了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

保定还有三宝:铁球面酱春不老。

第一宝“保定铁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健身球。它不仅是娱乐工具,而且有着群众健身功能。两个为一副,俗称“一公一母”。拿在手中运转,音响各异,有高有低,清脆悦耳,既能收到调筋理神之功效,还能在铁球的缠绵悦耳中陶冶性情。

说到保定面酱不得不提保定槐茂酱菜厂。槐茂酱菜到现在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清康熙年间开业。据说慈禧太后西逃到保定时,品尝槐茂酱菜后连声称好,并赐名“太平菜”。现在,商务部已经给其授予了“中华老字号”的称号。

保定春不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雪里蕻。

如果细数古城的点点滴滴注定难以计数,作为一个路人来说其实不过浮光掠影,很多东西只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但是有些经历感受又不是说忘记就能忘记的。就像莲池门口那家冰糖葫芦王,只要有机会总会去买上几串。与其说品尝美食,不如说重温记忆。

一座古老的城市就像一部悲壮的史诗,可歌,可泣,也可叹。这里的人民带着北方人的豪情,也有土著人的劣根性。但是并不妨碍坚定善良仍是这座城市的主旋律。

走在老城的巷子里,街边时常遇到一些悠闲的老人,特别喜欢听老城里大爷大妈那一声:丫头!只一句就会将你融化在这座城市里。

我与这座古城有一段很长的故事,要用一生来回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