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情(散文)文/丁贵林雪舞池边树,牛耕陌上春。春风、春雨染绿了北方的田野。田间地头、河沿草甸上野花争奇斗艳。缕缕炊烟唤醒了恬睡的村庄,家家户户“柴扉”次第打开,社员们扛着锄头,朝着田野走去。井台上的辘轳“吱吱呱呱”地清脆而单调地响着。拍打着翅膀的鸡,蹒跚的牛,乱窜的猪,蹦跳的孩子。无不生机盎然,醉人眼目。新的一天被拉开了帷幕。我和小伙伴们挎着筐,拿着小铲子,说说笑笑地走出了村子,径直向田野走去。田野就是我们最大的游乐场,庄稼地就是我们最好的植物园,大自然就是我们最佳的课堂。金色的朝阳把大地抹上了一层胭脂红,蓝蓝的天空飘着雪白的云朵,路旁老杨树上的喜鹊欢快地叫着,好像在向我们问好!杨树下潮湿的地方长着地木耳(学名:普通念珠藻),状如胶质皮膜,茶褐色。我们采下来,在路边水坑里洗洗,然后放进嘴里咀嚼,就像木耳一样,在嘴里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我们踏着晨露,徜徉在苞米地里,寻找野菜。野菜对我们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来说十分熟悉,什么野菜长什么样,什么野菜可以吃,什么野菜是什么味道,什么野菜有毒,我们一清二楚。苞米地里的苞米苗和野草打湿了我们的裤脚及两只脚丫。苞米地垄沟里,长着婆婆丁、苣荬菜、荠菜、马齿苋、小根蒜。我们唱着歌,挖着野菜,很快就挖满了筐。“小根蒜大脑瓜,有人吃没人挖。”小根蒜的根长在土里很深的地方,挖时要用刨镐往出刨。顺着小根蒜露出地面上的枯萎缨子往下刨,挖到很深才能把小根蒜挖出来。因挖小根蒜费劲,所以才有这句顺口溜。小根蒜根部球形,樱桃大小,大的有玻璃球那么大。小根蒜洗净可以蘸酱吃,炸鸡蛋酱、做馅或炒食、做汤,还可以腌制酱菜或咸菜。晌午,村子冒出袅袅炊烟,灶间燃烧的灶膛映照着赵奶奶的那张饱经风霜的面庞;大娘站在锅台边和面,把洗净的榆树钱搋进面里,做成窝窝头放进锅里蒸;小翠坐在凳子上用大盆洗婆婆丁和小根蒜,准备蘸酱吃。生产队时,社员家里都养猪,养鸡鸭鹅和兔子,解决年节饭桌上没荤腥的问题,还可以卖了贴补家用。农村的孩子早当家。解决猪和鸡鸭鹅的饲料,自然而然地落在孩子头上。那时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轻,老师把课程内容在课堂讲透,讲明白,不再留家庭作业了。我们放学后,把书包往炕上一放,不用大人嘱咐便去挖野菜。钻进苞米地里挖野菜,直到太阳快下山了,我们才把挖满一麻袋的野菜扛在肩上回家。一路上累得汗流浃背,肩膀也压肿了,胳膊腿被苞米叶子划出道道血痕,汗水淌进血痕里疼痛难忍。但想到家禽家畜有食吃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们三根肠子闲了两根半,只能靠野菜填饱肚皮。野菜又当菜来又当粮。为了活命,有毒的灰菜都吃了。吃灰菜全身浮肿,用手一按一个坑。那时村头路边、庄稼地草甸子,到处都是挖野菜的人,全家齐上阵。我们应感恩野菜,野菜救了众多人的命。野菜生命力顽强,繁殖速度快。头天挖光了,第二天又钻出很多野菜。野菜给人以生的希望。我们的农民不也像野菜一样吗?在困苦中仍乐观地生活着,充满了希望。中国人吃野菜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晋朝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身在千里之外却十分思念家乡的莼菜,于是索性辞官归隐家乡,这样就可以酣畅淋漓地吃上莼菜了。宋代大诗人陆游喜爱吃荠菜,写了一首《食荠》诗:“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传夸真欲嫌茶苦,自笑何时得瓠肥?”有史料可查的吃过野菜的皇帝有李世民、朱元璋,还有清朝的雍正皇帝。当人们大鱼大肉吃腻的时候,绿色和健康成为桌上的主题时,人们开始怀念野菜的滋味,野菜又走入了人们生活。我从小养成了爱吃野菜的习惯。在部队时,一次我和范长江科长去桥头砚台场买砚台,回来的路上我发现河边长着很多的野芹菜,便兴奋地说:“这野芹菜包饺子非常好吃,味道特殊,同家种芹菜不是一个味道。”范科长说:“咱俩采些野芹菜,中午就包饺子,请全科同志吃饺子。”到了范科长的家,在我的指导下,大家动手洗野芹菜,焯水,剁馅,包饺子。当大家吃着香喷喷的饺子,异口同声地说:“好吃,太好吃了!”我每年都要吃野菜,春天吃野菜特别爽口,每次吃婆婆丁、苣荬菜、小根蒜蘸大酱,都食欲大振,每次都得多吃半碗饭。春天容易上火,吃上几顿婆婆丁,火自然而然地消了。我国历来就有“医食同源”的说法。野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营养价值极高,而且野菜是最好的药材。婆婆丁具有消热解毒、消肿利尿,还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利胆和保肝的作用;苣荬菜具有消热燥湿、消肿排脓、化瘀解毒、凉血止血,可以抑制白血病;小根蒜具有通阳化气、开胸散结、行气导滞,防止动脉硬化之功效。拾起童年的回忆,挖野菜记忆尤为深刻,它不仅给饭桌增添了新鲜蔬菜,换了口味,又可填充青黄不接的荒季,还可以饲养家禽家畜。野菜是大自然无私的馈赠,是造物主的伟大杰作,是对农民的恩泽。野菜之美不仅仅是给人们增添了美味佳肴,更是它那种甘于清贫、不怕寂寞、无私奉献的品格,使你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野菜,你是我今生难以割舍的情怀,不论我在天涯海角,我心中永远都珍藏着你!有你,才有我人生的幸福时光。作者简介:丁贵林,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吉林作家协会会员、长春作家协会会员。在《吉林日报》《长春日报》《童话报》《优秀童话世界》等报纸杂志发表小说、散文、寓言、童话作品,出版寓言童话《新的一天开始了》,获首届长春童话寓言文学一等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8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