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糖耳朵齐名给我大蛋糕我也不换北京小吃驴

和糖耳朵艾窝窝齐名给我大蛋糕我也不换北京小吃驴打滚到底有多好吃?说起地道的北京小吃,除了咸口儿的美食让你大快朵颐之外,还有一大堆好吃的甜食。比如说糖耳朵,奶油炸糕,豌豆黄,杏仁豆腐,艾窝窝。还有一种甜口儿的北京小吃,今天要隆重介绍给大家,因为她它的名字沿袭了北京爷们“话糙理不糙”的风格,那就是“驴打滚”。如果你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千万不要馅入驴打滚里有没有驴的沉思,这道小吃得此美名是因为外面裹上了一层黄豆面,看上去像是一头驴在黄土中打滚,沾满黄土的样子。细细一琢磨,这个名字果然非常传神,而且还符合传播规律,容易引起大家的好奇想尝一尝。怪不得“驴打滚”声名远扬。如果换成“豆面糕”的名字,肯定没有这个效果。小时候,“驴打滚”不是轻易能吃得到。记得我家门口就有一家北京小吃店,除了各种熟食,酱菜和馒头面条之外,有一个玻璃柜台里面全是小点心,小甜食。我记得他家的奶油炸糕总是油汪汪的,把包炸糕的草纸都浸透了。他家的糖耳朵是标准的特别长胖的那一种,糖多得都能拉出丝儿来。而他家的驴打滚更是做的无可挑剔,糯米粉软糯不沾牙,红豆馅儿甜而不腻,外面包裹的豆面则增加了几分豆类的清香味,咬一口,感觉心都酥醉了。现在咱们能吃到的驴打滚一般都是用糯米粉做的,不过最初制作驴打滚用的是黄米面。这与古时候河北一带盛产黄米有关。据说当年,御膳房给皇上做了一道黄米面蒸年糕,不想做好之后却被小太监无意间掉到了盛满豆面的桶里。小太监一下子慌了神,想把豆面掸掉却怎么也弄不干净。怎么办?皇上还等着吃呢。他只好把这盘“豆面糕”端给了皇上。没想到皇上吃了这道新菜之后龙颜大悦,连声问这道好吃的新菜叫什么名字。小太监倒也机灵,应声答到“驴打滚”。从此这道小吃就被加在御膳房的菜谱中,并流传下来。只要备齐原料,自己在家里制作驴打滚并不是难事。首先和糯米面加水和好,注意和面的时候稍微多加一点儿水,上锅把糯米面蒸熟。然后把黄豆用油炒熟,捻成很细很细的粉儿,直接买炒熟的黄豆面用也可以。把蒸熟的糯米团擀成薄饼,把黄豆面铺在底下,再上面铺满一层甜甜的红豆馅或者直接铺满红糖,卷起来。最后再到黄豆面里滚上一滚,切成一段段的,就可以吃了。需要注意的是糯米饼擀得越平越好,但是不要太薄;铺豆馅的时候,尽量铺得均匀,这样做出的驴打滚才又好看又好吃。吃驴打滚的行家还会告诉你,吃它的时候还有注意事项。第一是不要大口喘气;第二不能把整个驴打滚一口放在嘴里;第三是不要一边说话一边吃。这些都是为了防止干豆面呛到嗓子里。我小时候吃驴打滚的时候,时长发生这样的情况。不过呛着了也没关系,喝点水把糊在嗓子眼的干豆面冲走,问题就解决了。以前,走街串巷卖驴打滚的小贩说高声吆喝“驴打滚--要糖钱—”。这“要糖钱”是为了突出驴打滚里放了很多糖,特别甜。孩子们一听到这声音,就都在家里坐不住了,向妈妈讨几个钱,飞似得出门买驴打滚吃去。如前这种情景早已不复,好在香甜的驴打滚并没有离我们远去,在老北京美食地图中,它的坐标永远都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8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