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风靡济南的雪糕,背后有2位牛人,咋样了

治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5291113.html

丛树

来源

鲁商儒风

如今“天价”的雪糕,总让人想起两个曾经风靡济南的雪糕品牌。他们那么便宜,又那么好吃。

出生有些偶然,曾经风靡一时,后来都遭遇波折,甚至陷入绝境。

这两个品就是“蔬冷”和“爽”。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们的背后有很多故事,也各有着一位牛人。

如今,他们怎么样了?

1、创出“蔬冷”的老太太,已经68岁了,仍在创业

年,“蔬冷”横空出世,一炮而红,而且随后一红就是10年。

其实,“蔬冷”出现,有些偶然。

生产“蔬冷”的是济南蔬菜公司,更具体地说,是蔬菜公司旗下的经营部,后成发展成为拥有万隆超市、全客隆大馒头的万隆公司。当时,济南的蔬菜都由蔬菜公司供应,旗下有很多菜店,经营部主要负责冷库的运营。

这里有一个关键的人物,叫牛春兰,是一位曾经在济南有相关名气的女强人。她不到18岁,就顶替去世的父亲进入蔬菜公司,由于不到18岁,最初只是“临时工”。

但这个不服输的小姑娘,从卖菜员一步步做到蔬菜店的店长,24岁时,成为蔬菜公司东门核算店的经理,管着10家蔬菜店,后来又成为普利核算店的经理,她把这两个核算店都经营得有声有色,被大家称为“小牛子”。

领导很看重她,于是让她接管经营部,虽然都在一家公司内部,但相当于“小吃大”,让她成为大名鼎鼎的“牛人”。

这已经是年代后期,改革开放已经10年,市场经济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计划经济时代的菜店,在个体户的冲击下,生意已经大不如前,冷库基本闲置。

牛春兰想把冷库利用起来,想了两个办法,一个是做水产品批发,另一个就是生产雪糕,两条腿走路,这是当时全国很多蔬菜公司的做法。

到徐州蔬菜公司考察后,他们决定生产蔬菜雪糕。经营部旗下有科研室,很快科研室研发出几个品种的蔬菜雪糕。年,产品正式上市,由于来自蔬菜公司,且又是用蔬菜做的,雪糕的品牌就叫“蔬冷”。

他们用料实在,牛奶都是从直接东北买的,不加任何添加剂,“蔬冷”雪糕一炮走红。后来他们相继推出了西红柿雪糕、红小豆雪糕、芦笋雪糕、香芋雪糕等与蔬菜相关的雪糕。

当年,每到夏天时,到“蔬冷”批发雪糕的商家,提前一天十一二点就要到门前排队,每次只能批5箱。

鼎盛时,“蔬冷”每天生产10多万支雪糕,供不应求。

大约从年前后,随着大品牌的进入,加之“蔬冷”拒绝使用任何添加剂,市场逐渐萎缩,到年前后,基本停产。但“蔬冷”红火了约10年。

年前后,他们曾与沈阳一家公司合作,准备重振“蔬冷”,但不了了之。

几乎是同时,牛春兰还创办了万隆超市、全客隆大馒头,但随着年万隆一夜之坍塌,“蔬冷”也就此消失。多年后,“蔬冷”的设备和品牌卖给了一家民营企业,但这家企业也没能重振“蔬冷”。

后来,牛春兰重新创业,如今已经68岁了,仍没有歇着。

2、“爽”曾垄断济南

“蔬冷”鼎盛时,济南一家叫群康的企业曾到“蔬冷”学习,后来推出大名鼎鼎的“爽”。

“爽”的背后也有一位曾在济南知名度不低的人,叫于宏昌。

其实,群康生产雪糕的时间基本与“蔬冷”同期。

群康成立于年,最初叫历下群康植物蛋白厂,属于东关大队,主要是将豆粕加工制成植物蛋白肉,俗称“人造肉”,曾远销到天津、沈阳、哈尔滨等地,后来转型生产糕点等,名称改为群康食品厂。

年,厂里跟随济南欧洲考察,从意大利引进了一条甜筒生产线,但直到年才真正生产出产品。生产的甜筒,每支卖两毛钱,卖得不错,但与同时期的“蔬冷”没法相比。

此时,于宏昌与群康还没有关系。

他出生于年,经历过上山下乡,17岁返城后,成为济南电器厂的一名车工,一步步升迁为班长、调度员、车间主任、副厂长、厂长。年,当时的济南民政局筹建济南电缆厂,他又成为厂长。

但年,他辞职了,干起了个体户,白天卖菜、猪肉,晚上跑“面的”。

他与群康产生关系,是年,当时陷入低谷的群康,把于宏昌请到厂里担任技术副厂长。他开发出速冻水饺,当年就为群康带来了70万元的销售收入。

第二年,新加坡一家公司与群康合作在泰安成立了环球面包公司,于宏昌成为这家合资公司的总经理。

群康这边,则陷入了困境,已经到发不出工资的窘境,东关大街办事处3次到泰安,想请回于宏昌重振群康,这样,年,于宏昌成为了群康的厂长。

这一次,他把重点放在雪糕上,逐渐让厂子恢复了活力。

最高光的时刻,当然推出“爽”,那是年,他们推出一款有很多人儿时吃过的冰棒风味的雪糕,名字叫“爽乐”。这就是“爽”的前身。

“爽乐”一炮走红,迅速风靡济南。济南市民把“乐”字省去,直接叫“爽”,“爽”迅速成为当时最火的雪糕。大家都叫“爽”,他们顺势把雪糕的名字改成“爽”。

同时,他们还推出了“大奶块”、“大脚丫”、“棒棒香”等雪糕,但以“爽”最受欢迎。

当时,伊利等国内国际大牌,已经杀入济南,但“爽”最鼎盛时期,仍占据济南70%的市场,于宏昌也担任济南食品协会冷食分会的会长。

“爽”火了十多年,随后受到重创,不是因为产品问题,而是因为企业出现了问题。

3、受重创后,以不同方式回归

其实,群康那几年红火,除了“爽”外,还与其他产业做得不错有关系。

年,群康改制成为民营企业,随后他们将位于花园路上黄金地段的土地、房产逐渐改成宾馆等,为群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到了年,群康因为为其他企业担保而受牵连,瞬间陷入困境,资金链断裂。群康一度欠了余户债权人的外债,涉及金额达8.7亿余元。企业不得不破产清算。

当年,受殃及的“爽”被迫停产了。

一直到年9月29日,在济南中院组织召开的破产清算案第二次债权人会议上,群康与债权人达成和解,才实现了重生。

年5月,群康正式恢复生产,时隔3年后,“爽”重现冷食市场。同时,价格也从原来的5毛钱,调整为了1元/支,当然,他们仍然是市场上最便宜的雪糕。

可惜,随后几年,“爽”没能回到当年的地位。

万隆、全客隆一度成为济南耳熟能详的品牌,万隆超市是济南乃至山东超市的鼻祖,最多的达家,全客隆一度需要排队才能买了。

年,万隆一夜之间坍塌,牛春兰也受到重创。

年,已经58岁的她,选择重新创业,做她擅长的馒头,先后创出了“珍兰”、春兰等品牌,其中老面千层馒头,继承了传统工艺,让人能吃出当年全客隆大馒头的味道。他们的产品在济南很多超市有卖,规模已经达到年销售额千万元的级别,建有2家加工厂,有各种馒头,还有花卷、包子、粽子等多种食品。

如今,已经68岁的牛春兰仍没有歇着,24小时吃住在厂里,每天只睡几个小时。

这个曾经的济南商界风云人物,如今仍保持着让人惊讶的雄心,正在筹建一个大的生产基地,甚至想恢复传统的酱菜生产。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让人不得不佩服她这种不服输的精神。

#济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