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视频中植入广告的三种方法,从简单粗暴到

皮肤白癜风名家治疗 http://m.39.net/pf/a_4632309.html

字。

植入广告的方法有多种。然而,有些广告做的生硬,有些广告做的高明。

介绍三种方法:①强行露脸,②作为解说信息,③作为背景和道具。

重点讲第②种。

01强行露脸

第一种方法是最生硬的,那就是直接展示法。

比如说,在最近的热播剧《沉默的真相》中,“感冒灵”、“莫小仙”、“良品铺子”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晚上值班吃夜宵,来一盒莫小仙;晚上蹲点,饿了,来一包良品铺子……也不管是不是贴合剧情,反正我桌子上就是要摆上良品铺子……请朋友喝茶,没有茶点?来一包良品铺子!

包括乡村中学的马老师向侯贵平借药的场景,充满了违和感:

“我有点不舒服”

“那我给你一盒感冒灵吧”

也不问问是头疼还是胃疼?真就包治百病呗?以后改名叫得了,真是6。

就不能说:“我着凉感冒了,请问你这里有感冒药吗?”

一个小小的改动,违和感就减少了很多。

这种强行刷存在感的做法,真的很low。low在何处?在于“莫小仙”、“良品铺子”、“”在剧情或者故事中没有存在的必要性。

02作为解说信息

如何增加必要性?那就是让产品作为剧本的“解说信息”出现。

讲故事需要塑造戏剧冲突,介绍产品需要详细阐述用途和卖点,这是一种天然的矛盾,而只有当剧本被推进到“解说信息”处时,观众才有耐心认真地听说明和解释。

什么是解说信息呢?

解说是指事实——有关场景、人物经历和人物塑造的信息,观众需要了解这些信息才能跟上并理解故事的事件。--罗伯特·麦基《故事》

在《天龙八部》少室山之战(认爹大会)的场景中,解说信息包括:乔峰口中的大恶人是谁,当年的带头大哥又是谁,当年向带头大哥假传消息的人又是谁(人物经历);

在《盗梦空间》中,解说信息是关于做梦的设定(场景信息);

在《星际穿越》中,解说信息是关于一些物理学、天文学知识(场景信息)。

解说信息处理的好不好,关键是看必要性:我的人物一定要说出这些话吗?他说这句话是出于自己的行事逻辑,或者只是为了向观众解释?

我们先看看经典作品中是怎样处理解说信息的,需要的时候将解说信息替换为广告就行了。

在《天龙八部》中,萧远山一直没有暴露自己,他杀害乔三槐夫妇、玄苦大师的时候,都很好的隐藏了自己的身份。

包括萧峰在聚贤庄被天下英雄围攻,他也只是以蒙面人的身份救了他,留下了水和食物之后走了。(第14集)

第35集,慕容博教训慕容复的时候,想拿萧峰练手借此说明慕容家武功博大精深,萧远山护子心切,出来接了几招,但是仍未暴露自己的身份。

直到在英雄大会上,叶二娘出来和虚竹相认之后,萧远山才站出来亮明了自己的身份,因为他的目的是让带头大哥玄慈方丈在天下英雄面前身败名裂。现在时机已经到了,然后他开启了讲故事模式,说到了30年前的雁门关,说到了玄慈的私生子虚竹……

萧远山的故事,放在任何其他的段落里面去说,都会产生违和感,因为这么大的秘密不能随便说……

同样的,还有慕容博。

英雄大会前,慕容复和庄聚贤vs乔峰、段誉等人比武失败了,慕容复想要自尽,慕容博只是以蒙面人的身份出现,救下并激励慕容复。

萧远山逼迫玄慈现身之后,玄慈说自己当年也是受人蒙骗,大家都很关心那个假传消息的人是谁,这时候段誉做出了他的推理:“我当年去燕子坞,发现慕容博的墓穴是空的,如果慕容博没死的话,当年假传消息的人应该就是他了。”

玄慈方丈听了段誉的话之后,出招去抓慕容复,借此逼迫慕容博现身。现身之后,假死的谎言被戳穿,隐瞒已经没有意义了,这才吐露出当年的计划。

解说信息就是这样,当人物不得不说的时候,他才会说。

在《盗梦空间》中,道姆·柯布(莱昂纳多)在解释做梦的原理的时候,其实是略有违和感的:因为对方是他老师的得意门生,肯定有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怎么会需要他这么详细的解释?这很明显是导演说给观众听的,于是违和感就出来了:故事没有冲突,只是导演在解释设定。

这种违和感在《星际穿越》中就更明显了:因为各种解说并不是在前辈和新人之间,而是在同事之间,这些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从事的又是同样的职业。本来一两个关键词就能达成共识的事情,就因为观众看不懂所以要强行科普,结果就是:故事性被削弱,电影活生生变成了科教片。

---

ps:我知道诺兰的粉丝很多,但是我看了《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之后,真的不喜欢这个导演。《信条》,买票的时候没看导演是谁,刷到铺天盖地的相关信息之后知道了是诺兰的,我退票了。

抖音视频里面,也有这样的例子:某个男生要出差,出差前对同居的女友说,冰箱里面帮你准备好了你爱的零食还有水果,你每天的早餐我也帮你买好了,是XX麦片。

女友说,“这次怎么帮我换口味了?”

男友:“因为这款麦片balabala……”

产品的应用场景有了,就可以大大方方地介绍卖点啦。

03作为背景和道具

更高明的植入方法,当然就是把商品作为故事中的道具了。

这里,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当属刘和平老师在《大明王朝》中为“六必居”酱菜做广告采用的方法,六必居的戏份加起来整整有两集之多,却毫无违和感,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如果把关于六必居的广告删去,整个剧情都不完整了!

刘和平老师太厉害,我学不来,只能默默欣赏了:

在《大明王朝》中,六必居第一次出现,是在第34集。当时严嵩预感到自己快要倒台了,六必居的掌柜送酱菜到严嵩家的时候,严嵩对掌柜说:“你之前不是要我帮你题一块招牌吗?我现在就给你写。”

但是掌柜的居然不敢要,说,“小民不敢,小民的小店,都经营的百姓生意,怎敢求官家题匾。”

小小的酱菜,成了描写世态炎凉的道具。

六必居酱菜第二次出场是在皇宫中,当时严嵩已经倒台。

严嵩、徐阶、嘉靖等人一起喝粥,这也是嘉靖见严嵩的最后一面。严嵩从家里挑了一坛八宝酱菜敬献给皇上。嘉靖问严嵩,“你要给那个酱菜铺子题匾,那个掌柜的死活不敢要,有没有这回事?”

严嵩说:“人之常情嘛(我都倒台了)”

嘉靖说:“朕不喜欢这样的常情!”

然后让严嵩写,还让吕芳盖上自己的印,盖的是“忠孝帝君”这枚印。

除了做广告之外,这段剧情有什么用意呢?这是表明嘉靖对严嵩最后的温情。

嘉靖其实并不觉得严嵩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他用严嵩就是为了躲在严嵩身后,绕过内阁,搜刮更多的民财,用来修道、修宫观……

因此,当朝局到了必须要倒严嵩的时候,他也只是出于政治需要去倒严,但是私人关系还是温柔的。盖忠孝帝君印也是为了说明:“毕竟帮我背了20年的黑锅,老朋友,你对我还是忠的,咱们还是有感情的。”

我猜,嘉靖当时的内心活动一定是这样的:“什么?一个臭卖酱菜的也敢欺负你?题匾去!盖老子的印!让锦衣卫送过去给朕挂上!看他敢不敢不要!”

小小的酱菜,成了描写嘉靖和权臣关系的道具。

关于嘉靖与严嵩的关系,旁白里面讲的很清楚:“……但出于种种复杂暧昧的政治关系,嘉靖帝倒严而不倒严嵩,赐嵩致仕,年赏禄米一百石……”

题匾的时候,嘉靖把六心居改成六必居,他说:“六个兄弟合伙做生意,取名六心居,我大明万子民,就是万条心,这就是不好。把心字改成必字,天下一统,六心归一。”

对于品牌方来说,这次做广告正好给品牌增加了文化底蕴和历史典故。

六必居第三次出现在剧中,是在严嵩倒台三年后(嘉靖四十四年),当年七月,海瑞调任北京户部主事。

海瑞刚到京城,就去买酱菜,然后对六必居的老板说:“听说换了招牌之后,你的酱菜不好卖?我来给你的招牌做一番新的注解。”

然后他写下了六句话:“产地必真,时令必合,瓜菜必鲜,甜酱必醇,盛器必洁,水泉必香”

表面上看,这是在提炼卖点,做广告,实际上是在反对当时的风气!也是和嘉靖暗中较上了劲!

《》中的嘉靖皇帝,虽然很聪明,但是心思完全不放在国家治理上,一味的玩权术,整个朝堂之上早就形成了一种逢迎讨好的风气,比如说赵贞吉……甚至是倒严之后新上任的首辅徐阶,也会小心地顺着嘉靖的意思做事。

你嘉靖不是说,六必居的必字代表“天下一统,六心归一”吗?我就偏偏做一番注解,我们这个产品从产地到原料,再到用水,都是货真价实的,绝不弄虚作假!

这是为海瑞后面上治安疏做了伏笔。

对此,海瑞的好友王用汲是这样说的:“汗颜呐,我进京都一年多了,办了几个案子,也上了几道疏,说句自责的话,和甘草差不多,只是做个陪衬,并没起到太多作用;倒是刚峰兄一进京,就下了一剂对症的药,一石惊天呐,总算是把宫里到各部衙门这潭死水搅起了波澜。”

海瑞自己总结说:“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如果连黑白都不敢说了,遑论其他。”

有了这样的铺垫,后面嘉靖帝在乔迁的时候,海瑞上治安疏就不显得突兀了,在治安疏里,海瑞狠狠地把嘉靖批了一顿:“

赋役增长,室如悬罄……

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名为玄修,暗操独治……

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

小小的酱菜,成了编剧塑造海瑞性格的道具,也成了全剧第二个高潮的伏笔:

《》一共46集,分上下两部:

上半部1-34集,从财政赤字讲起,讲到严嵩倒台是高潮,用严嵩给六必居题字收尾;

下半部35-46集,从海瑞进京给六必居的招牌做注解开始,讲到海瑞上治安疏是高潮,以嘉靖传位给裕王收尾。

广告做到了这个份上,这就不是广告了,这就是剧情啊!

如果别人家的广告植入也能这么走心,哪怕你整部剧全是广告,我也愿意看!《恐龙战队》、《铠甲勇士》,不就是玩具广告片嘛,也不妨碍每年夏天有很多小孩子在电视机前看得津津有味啊。

还是要走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