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必备的爽脆小菜,藏在这5家老字号里

                            

原创美食台

这样难熬的天儿,焖溜熬炖费事又油腻,不起眼的酱菜却是餐桌的救星。别小看一碟酱菜,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小酱菜已经成了一种文化,在全世界流行。

中国的酱菜历史最为悠久,种类丰富。《随园食单》中将酱菜归类为小菜,还特地列了小菜单,腌萝卜、大头菜、酱姜、酱黄瓜都在其中。

酱菜

酱菜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周礼》、《毛诗》、《仪礼》这些先秦典籍中都能找到酱菜的身影。

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将当时社会流行的酱菜制作方法汇聚成章,记载了多种酱菜并分类成酸酱菜、咸酱菜、甜酱菜等。

糖蒜

酱菜的产生,最初是为了长期储藏。在没有冷藏设备、物资相对匮乏的古代,酱菜是不可或缺的蔬菜来源。现在虽然什么都不缺,那一口咸鲜脆爽却是夏季最开胃的所在。

在全国范围内酱菜品种达到了六七百种,从味形上大致分为南味与北味两大流派。南味酱菜以扬州、上海为代表,口味偏甜,北味酱菜以北京为代表,口味则偏咸。

清朝时期的酱菜园

酱菜是扬州人的日常,扬州是南方吃酱菜历史最为悠久的地方。民谣唱到:“开水烧泡饭,搭上咸鸭蛋;扬州酱菜浇麻油,就着两个大馒头。”

扬州生产酱腌菜的历史可追溯到多年前的西汉年间。

隋唐时期,扬州盛产萝卜头、黄瓜、螺丝菜、生姜等蔬菜,将这些蔬菜酱腌起来,就成了扬州酱菜最早的雏形。

三和四美酱菜店

“三和四美”如今是扬州名声最响亮的酱菜园,作为南味酱菜的代表,充分体现了酱香浓郁,鲜甜脆嫩的特点。

“三和四美”是由“三和”、“四美”两家酱菜园合并而来。

三和酱菜公司成立于民国16年(年),当时引入了灌装酱菜的技术,使得酱菜可以长期保存和运输,一时间名声大噪。“四美”酱菜园历史更为悠久,成立于清朝嘉庆22年(年),古法的技艺与味道使扬州酱菜多次成为朝廷贡品。

年“三和”、“四美”两家酱菜园合并,运输与口味并存,“三和四美”一举称为江南地区最负盛名的酱菜园。

六必居酱菜园

与南味相对的北味酱菜,以皇城的味道为尊。在老北京,酱菜是北京人的魂。北京人每个月都有几天选择酱菜拌饭。

与南味酱菜不同,北味酱菜酱味浓郁,咸香生津,耐得住回味。北方酱菜,什么东西都能拿来酱。便宜的萝卜、黄瓜、蒜苗,略贵的龙须菜、杏仁都会出现在酱菜坛子里。

北京酱菜老字号遍地,六必居、桂馨斋、天源都是北味酱菜的头牌。“六必居”因其古法的制作工艺和多年的历史,稳坐老字号头把交椅。

六必居始于明朝嘉靖年,有意思的是,他们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制作工艺。

“黍稻必齐、曲蘖必实、湛炽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这是六必居的古训,也是店名的由来。如今这项酱菜制作技艺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以上提到的扬州的三和四美,北京的六必居、桂馨斋、天源,位于上海的我们也有认准的酱菜老字号。这次找到了5家上海人不惜排队1小时也要买的酱菜老店,让略带咸味的酱菜治愈苦夏,回到无忧无虑的小时光。

排队购买酱菜

01上海全国土特产食品商场

推荐点单:话梅酱瓜、乳黄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