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半岛都市报」
一边是产生期集中、量太大,一边是处理成本高、难利用。事实上,尾菜的消化与治理,不只是让青岛的菜农和一些基层单位头疼。聊城市阳谷县是鲁西农业强县,也是蔬菜生产大县,每年蔬菜种植面积达50万亩,总产量达万吨。而在万吨总产量背后,产生的大量各类尾菜,曾一度致当地环境污染、河道堵塞和病虫害传播。大蒜之乡济宁市金乡县常年种植大蒜60多万亩,每亩大蒜可产0.8吨新鲜大蒜秸秆,全年所产的50余万吨大蒜秸秆,因没有去向和处置方式让当地头疼。湖北省松滋市产生的大量蔬菜尾菜,也曾让当地菜农和官方皱眉……面对每年产生的百万吨尾菜,阳谷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到各乡镇开展调研,摸清实情,研究探索科学处理方法,邀请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院长等专家和技术团队到阳谷县指导,启动蔬菜尾菜综合处理利用试验示范点,在重点乡镇及规模化蔬菜基地建设尾菜发酵处理沤肥池,发放奖补资金。让菜农认识到尾菜综合处理的好处,主动参与尾菜处理利用。同时,整合乡村振兴财政资金多万元,招标采购尾菜处理专用腐熟菌剂吨。这一系列举措有效遏制了尾菜乱堆乱放污染环境的现象。金乡县将大蒜秸秆统一收购并加工,成为全县50%以上规模羊场的粗饲料,每年可以多饲养20多万只羊。湖北省松滋市,则将一度头疼的尾菜打造成为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一环,配备专人对蔬菜基地的尾菜进行收集,建沼气池,打造成沼肥利用水肥一体化工程。潍坊寿光市作为我国菜篮子的重要产区之一,也曾受“尾菜困境”夹击。之后,当地官方专门组织人员对尾菜总体情况以及处理模式进行了专题调研。根据该调研报告,当地制定了多种方式消化尾菜。比如黄瓜,在瓜秧结果1个月之后,将5cm~10cm长势不好的黄瓜除掉,这些农户会将残品送到市场上以更便宜的价格出售,废瓜菜用于腌制酱菜。对于叶菜产生的尾菜,主要用来饲养牲畜,还有一些尾菜,则入了沼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