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要说一样老北京吃食,六必居酱菜。
先问您个问题:六必居酱菜,
家门口超市有袋装的瓶装的,
前门老店有散装的,
价格一样,
您买哪种?
散装的地道,为了吃不怕远买袋装的,方便有老顾客说,散装的比带包装的更地道。可这都是咸菜,难道装进塑料袋就变味了?
为这,我特意咨询了六必居主管销售的一位老大姐。人家说,大超市里的六必居酱菜是六必居统一配送的,保真,绝没有掺假的可能。但是,这货确实有那么一点差别。
散装的是手工做的,带包装的是机器生产的。不过,这手工做、机器做,到底有哪些不一样?
揭秘六必居选料首先说选料。比如做糖蒜,就得选用北京长辛店产的六瓣紫皮大蒜。
做甜酱包瓜,必须用永定门外小红门出产的八道黑甜瓜。
还有吃起来脆脆的甜酱甘露,这个甘露长得有点像蚕蛹,它也叫草石蚕、土人参,必须选内蒙古萨拉齐出产的。因为这儿产的甘露短粗饱满,做酱菜最好。
选料环节,手工造、机器造,没差别,原材料是一样的。
揭秘六必居调味除了材料,调味配比也很关键。
比如六必居的酱黄瓜,斤黄瓜,放37.5斤盐。这也是六必居所有酱菜中用盐最多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口感脆爽、颜色翠绿的酱黄瓜。不过您放心,这37.5斤的盐不会都让咱吃进肚子里,酱制之前还要脱盐。
揭秘六必居制作脱盐这个步骤,手工制作就是用清水泡,夏天反复泡2到3次,冬天泡3到4次。
泡得不那么咸了就捞出来,把黄瓜装进布袋子里。
布袋子放到酱缸里,让酱透过布的纤维渗透到菜里进行酱制。这样做出来的酱菜表面干干净净,保证没有酱渣滓。
经过一个月左右,中间倒几次缸,酱黄瓜才算做好。
这说的是手工做酱菜。六必居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里全是大型机器,车间高大敞亮。
脱盐时,是用一个金属平板加压,压到咸菜上,一次就能彻底脱盐,省时省力还节约水。手工倒缸也换成了机器自动翻转。做好的酱菜,经高温灭菌、装袋打包、送进超市。
总结一下01散装酱菜纯手工制作02袋装酱菜1.机械化生产
2.有保质期要求,多一步高温灭菌
03散装与袋装材料、调味、做法完全一样。
对比了手工和机器做酱菜,不知道您有什么感想?
我觉得,机器生产更加干净卫生,品质也更加均衡,效率大大提高。
跟手工制作比起来,它唯一缺少的,大概是一点点时间的味道。
不过,也正因为有了机器,老手艺才得以传播得更远。现在全国全世界的人,都能吃得上老字号的酱菜,如果单靠手工制作是不可能实现的。
传统的老手艺正在以新的方式被传承延续下去。
今晚《最北京》走进六必居,看老字号添了哪些新口味,小酱菜是如何做出大宴席的?
——BRTV科教频道周日晚八点《最北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