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飘香百年孟家斋酱菜里的传承与坚守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所谓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中国的饮食文化传承至今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了,饮食不仅是中国人的日常,更与地方和记忆相连。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间是有着神奇的味道。历经时间的腌菜、酱菜,是时间的味道最好的表现。这种朴素的食材是中国各地都有的地方记忆,在盐与时间的作用下腌渍出最丰富醇厚的滋味。可在宽余时佐餐,简素时主菜,百搭皆宜。中国的酱文化源远流长,而在临沂这片神奇的土地中同样也孕育出沂蒙老区的味道——孟家斋酱园。

孟家斋酱园——孟家斋酱黄瓜,源自清朝末年光绪时期。孟家斋堂号成立时,选址在蒙河之阳的凤凰山中,取山中黄瓜及生姜、大蒜、辣椒等,纯手工制作酱菜。孟家斋酱黄瓜一经问世便以其严格精湛的制作工艺和口味独特的酱菜广受好评,后经过进一步推广,在沂州府城和沂水县城分别开设了孟家斋专号。民国时期,孟家斋酱园虽经战乱但仍坚持生产。新中国建立后,孟家斋酱菜先后经过了自营、队办等形式,直至年后,孟家斋酱菜才重振旗鼓以个体经营方式再度自立。年,孟家斋酱菜传至第6代孟凡华手中,在秉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

孟家斋酱黄瓜目前已传承至第六代,当前为第6代传人孟凡华。孟凡华为了把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传统饮食酱菜做好,他对于酱菜的选材在原产地和工艺上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孟家斋为保证自己产品的独有风味,孟家斋酱黄瓜坚持原料选用产自沂南县凤凰山中的小黄瓜,这里气候适宜,土壤良好,适合黄瓜的生长,产出的黄瓜别有风味,是做酱菜的最好原材料。有了精挑细选、保质保量的原材料的同时,孟家斋还坚持着传统制作工艺,每道工序,一丝不苟。正是这种严格的操作规程,保证了孟家斋酱菜近百年风味不减,看得见的是酱菜,看不见的是功夫和匠心。

孟家斋酱菜经久不衰,与每一代传承人的坚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孟家斋制作酱菜的工艺,有着一套严格的操作规程,一切规程由传承人孟凡华负责。选材以凤凰山地产小黄瓜掐头去尾,以山泉水清洗三遍,清洗过程中黄瓜自然吸收山泉水,为酱菜增添自然好风味。清洗后,将瓜坯切块,放置通风室内晾干24小时,直至瓜坯微软后,将凉好的瓜坯与精盐拌匀,腌渍12小时以去水份,保持黄瓜的鲜脆。腌渍好的黄瓜入缸,同时佐以精选姜、蒜、小辣椒,姜、蒜事先去皮手工切为薄片,辣椒去蒂切片。入缸后次日倒缸一次,第三天午时翻揉,连续4天,直至第5天装坛。装坛后密封,静置阴暗室内,一周后即成为色泽清新,气味香郁,咸甜适中,瓜脆爽口的孟家斋酱黄瓜。位于沂南县南部的凤凰山,北依日东高速,紧靠沂蒙快车道和葛青线,距离临沂市区30公里,距离县城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现如今,孟家斋入选了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在沂南县南部的这座凤凰山里,在这样一座集天地灵气的宝地之中,产出了岁月的希望与美好。

如今的孟家斋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仍守正创新,走在不断创新的道路上。希望通过他们这一代人的努力,能够将酱菜口味做得更好,适应更多的人的需求,让酱菜以严格的标准传承创新,精益求精,走向国际,走向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