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前门外的六必居,是个具有多年的历史的酱菜园。传说它的牌匾与严嵩有段小故事。六必居是一个赵姓的山西人在嘉靖九年()开的一个酱菜园子,主要经营柴米油盐酱醋六样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用品,因此称为“六必居”。那么它又能有哪些联系呢?当时在朝中为官的严嵩住在前门里,与六必居相距不远,严府所吃用都是在六必居购买,久而久之,来买的严府佣人,就与六必居的账房先生混熟。因为六必居信誉好,生意便越做越兴隆,从两个铺面扩展成四个,因而需要换一块更大的牌匾才显得大气。掌柜的想制作一块描金的大牌匾,可是对于谁来写又很困惑,账房先生看透了他的心事,建议请大学士严嵩来书写,掌柜的吓了一跳,说:“我们贫民百姓怎能跟大学士说得上话?”,账房先生说:“严府的人经常来我们这里买东西,可以试试。”经掌柜同意后,第二天严府佣人又来购物时,账房先生客气地让其就座,斟上了上等的龙井茶,随手塞给佣人一锭银元宝并说明了缘由。当时严府佣人一口同意了掌柜的要求,但回到府里才意识到,自己和老爷说不上话。然而,他很聪明,就托付女佣人求夫人的贴身女佣人,贴身女佣人再求夫人来求老爷来写。夫人深知老爷脾气,他是不会给普通店铺写牌匾的。但自己喜爱的奴婢相托,也想成全这件事。于是乎,夫人想个办法:每天练字,而且只写“六必居”三个字。果不其然,严嵩每天从朝中归来,总是看见夫人写这几个字,就给夫人写了“六必居”三个字作为示范。这样,严夫人就将此转交给六必居的掌柜。虽然这块牌匾没有提题落款,但人们都认识严嵩的字。从此。,六必居名声大振,成为远近闻名的酱菜园子(以上故事为民间传说,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后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8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