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长们对孩子的衣食住行也越来越注意,总是想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各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在吃喝方面,很多家长都本着“孩子喜欢的就是适合的”这个原则,却不知在奉行这个原则的时候,其实是存在风险的。
张女士的儿子小涛已经5岁了,平时活泼可爱,学习成绩也属于班级上游,父母给报的兴趣班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孩子优秀父母自然开心,所以在生活中尽量满足他各项要求。
小涛很喜欢吃楼下饭店的蛋炒饭,每次放学回家都想去吃,但张女士觉得长期吃外面的东西有些不放心,于是便自己琢磨着做起了蛋炒饭。幸运的是孩子对张女士的手艺十分认可,每次都将蛋炒饭吃个精光,于是蛋炒饭成为了他们家饭桌上最常见的主食,小涛每天都会吃一碗。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月,一次,孩子吃过蛋炒饭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张医院检查,结果让全家人惊讶,原来孩子得了高血脂,而罪魁祸首就是“蛋炒饭”。接诊的医生说,蛋炒饭热量和胆固醇都很高,经常吃很容易患高血压、高血脂。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不管是什么东西太满终究是不好,即便孩子喜欢吃某一样食物,吃太多也会加重身体负担,影响其他食物营养的吸收,所以家长们在给孩子搭配膳食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对应的原则。
儿童饮食五大误区,快来看看你中招了没?
误区1:三餐做什么,听孩子的吧
很多家庭在孩子吃的问题上都表现为:吃多少、何时吃,家长说了算;吃什么,孩子说了算。研究表明,儿童应该按需喂养。因为人饥饿时,胃液、消化液分泌旺盛,这时吃东西才能达到消化、吸收的最佳效果。这个饥饿的时刻只有孩子自己清楚,所以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应该由孩子决定,饿了自然就想吃、就吃得好。
不少家长不懂得选择有营养的食品、好的食物搭配及科学的烹调方式,而总问孩子想吃什么。其实儿童并不知道应该吃什么、怎么吃才对自己有益。正是这两种权利的倒置,造成儿童普遍存在不良的饮食行为――偏食、挑食、多零食、贪食,对健康极其有害。
误区2:精细的米面,营养好
一些家长把“营养好”等同为米要白、面要精、鱼肉要盛、粗粮和杂粮尽量少吃。从营养学的观点看,“吃好”应该是一日三餐食物所提供的各种营养素,能满足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各种生理机能的需要,做到食物结构合理,能量和营养素平衡。
作为主食的大米和白面,是供给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精白米面在加工的过程中,维生素、无机盐损失较大,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营养素缺乏症。因此,食物的选择必须是多样化的,主食越杂越好,食谱越广越好。这样可使各种营养素相互补充,营养更全面。
误区3:维生素?你们城里孩子太矫情了吧
被称为“豆芽菜”“小胖墩”的孩子越来越多,近视、龋齿、贫血成为孩子的常见疾病,这与大多数父母忽视维生素摄取有很大关系。
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台机器,五脏六腑就是机器的部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等就是原料。要想机器正常运转,就离不开一些化学变化和反应,为了使这些反应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就是维生素。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维生素的摄取,让各种营养素达到平衡状态,这样才会让孩子更健康。
误区4:不爱吃蔬菜,那就多吃点水果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水果所含的营养远远比不上蔬菜。蔬菜中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大量维生素,而且还含有纤维素,这些营养对人体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水果、蔬菜两类食物只能互相补充,不可偏废,更不可互相取代。
水果一般甜度较高,所含的糖分比蔬菜高得多,如果通过吃水果来补充维生素,则很可能摄取过多的糖分,不仅会使孩子发胖,而且还可能影响到孩子牙齿的健康。
误区5:早饭来不及了,面包牛奶解决吧
早餐是儿童摄取所需能量和营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我国医学部门对10万名城市少儿饮食状况调查发现:每天不吃早餐者为数不少,且女生多于男生。而食用早餐者,一半以上食谱单调,营养不均衡,只有34%的家长注意到营养搭配问题。
“合理早餐”应包括谷物、动物性食品、奶类及蔬菜水果4个部分。那些长期食用能量充足、配比均衡早餐的学生,在数字运用、创造力、想象力及身体耐力方面,明显胜人一筹。
关于儿童饮食,父母须知的11条原则!
1、食材多样化
不同食材、不同烹饪方式,营养素种类、含量不同。食用多样的食材与食谱,保证营养素的全面摄入。
2、每天一杯奶
钙质是儿童生长发育重要的营养成分,奶类是钙质补充的最佳来源,建议每天一杯奶,但是不建议饮用太多含添加糖的奶类。补充钙质,奶酪、奶粉、奶皮也是不错的选择。
3、鸡蛋每天吃
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胆固醇、维生素A、钙等营养物质,建议儿童每天食用1-2枚鸡蛋,补充生长发育所需。
4、蔬菜为主
蔬菜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另外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矿物质等,其中深色蔬菜营养价值更为丰富。保证餐餐有蔬菜,腌菜、酱菜要少吃。
5、肉类、水产为辅
既要喝汤,也要吃肉。肉类、水产的营养价值远大于汤;烹饪方式多蒸煮,少油炸或烧烤;切成小块更有利于控制摄入量。
6、新鲜水果更健康
水果与蔬菜营养价值不同,不可相互替换食用。新鲜水果相较于果汁、果干、蜜饯等更有营养。保证天天吃水果。
7、谷薯粗细搭配
谷薯类食材食用量最大,可搭配不同食材制作主食。精致谷物质地细腻、绵软,但是经过精细化的加工,去除了大量营养物质,需要与粗粮搭配,一起食用,保证儿童吸收营养更全面。
8、豆类及其制品要吃
豆类与谷物类食材一同烹饪,可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而发酵后的豆制品更容易消化吸收;另外大豆经发芽后,除原有营养素外,还含有较多维生素C。
9、喝白开水
饮料中糖分、添加剂较高,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尽量避免饮水不能等口渴后再喝,应少量多次饮用。儿童活动量较大,水分需要量也大,建议饮用白开水为主。并且不宜餐前大量饮水,以影响食欲与消化。
10、均衡饮食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重要阶段,帮助孩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各类食材均衡搭配食用。
11、增加户外活动
适量的锻炼(如攀爬、散步、跑步、骑车、跳舞等)有利于儿童肌肉的强化,避免过多静态活动(看电视、玩手机、平板、电脑等),以免眼睛或肌肉受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