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容辛随笔我的小学

作者按:某日兴起,说了很多关于学生时代的事情,静心下来,突然想写写它们,于是动笔,因本人未读过幼儿园,因而就从小学说起了。我的小学是熟溪小学,在现在熟溪幼儿园及大地电脑那一块,以前那个区块有一个特定的名称——东门脚,类似于“小南门”、“樟树脚”这样的叫法,现在的年轻人估计不是很知道了。“东门脚”靠近学校的这边有一棵冬青树,树下横着几根水泥电线杆,这块好像是蔬菜批发点,如若在电线杆间仔细找寻,运气好的话可以找到一分两分的硬币。学校附近目前还在的房子,不属于学校我的家离学校有五里路,还是往短了说的,也就是说不止二点五公里的,那时人小,走不快,差不多要比上课时间早一个小时出发,记忆中总是很早就出门了,冬天下雪的时候,总是那个在厚厚的积雪上踩下第一个脚印的人,然后总是第一个到学校,因而,虽然我是班里离学校最远的,但教室的钥匙却由我保管。早起去,下午放学回,每天来回走十里路,现在想来,我的不惧徒步及现在的跑步都有那个时候的功劳,所谓的少年功夫吧。中午是在学校蒸饭的,食堂只提供蒸饭,没有其他任何东西出售,菜是家里带去的,多半是各种酱菜,记得有一回带的是豆腐乳,红皮的散装的那种,那时候没有像现在的这种小瓶装的。两三块带去分几天,结果在最后一天的时候,从豆腐乳下面爬出来一条白胖胖的蛆,一惊一吓的,差点没连杯子一起扔掉。有时会带老妈自制的醋大蒜,醋大蒜好吃,吃后的味道难闻,总有同学会说出来,那时候的我可霸道了,谁说我臭我就追着谁哈气。食堂蒸饭的是一个胖胖的阿姨,咋咋呼呼的,很是有点惧怕她。蒸饭用的不是像初中及中专学校那样一屉一屉抬出来的,而是就在灶台的两尺八的大锅上围上一个木桶,桶是固定在灶台上的,我们人矮,放或者取的时候都要爬到灶台上,如果被阿姨发现了,一定是一声吼叫,因为我们踩脏的灶台。洗米和洗饭盒的“自来水”,是就近挖的一口井上抽上来的,也没有专门的饭厅,几个在校蒸饭的,要不就是拿教室里吃,要不就是在老师的办公室里。现在想回去也有些怪怪的,老师的办公室是不锁的。我们一年级的教室是那种老房子,没有天花板,下大雨的时候,有几个地方雨水就沿着墙流下来,教室的对面也是一排老房子,是老师们的宿舍,两排老房子与另两间稍微新一点的砖房围成一块空地,空地的中间是一个像庙宇一样的大房子,就是老师们的办公室了。食堂和井就在新一点的砖房的后面,尽头是厕所。这个区域的房子都是平房。边上另一个区域有两幢二层的砖房。凭记忆画的学校平面图为什么会说到厕所呢?因为在厕所还有个故事,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话说女厕所的木门的下半部分有一块木板掉了,勉强可容一个人钻过去,二年级的“大姐大”伙同几个同学就把住门口,关上门,让所有去厕所的女生都要从那个窟窿里进出,我那时是颇有些倔骨的,就是不钻,僵持之中,我当然是寡的,但就算是寡也还是坚决不钻,没办法只有用上哭招,不想竟因此引来了老师,于是就“光明战胜黑暗了”。说起来那“大姐大”与我同姓,巧的是她的名字几乎和我老姐一样,因而到现在我还记得。(未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