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叫随到、全天陪护,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她们平均年龄50岁,却成了新草桥中学炙手可热的新晋顶流,被称作“顶级女团”,也被孩子们亲切地唤作“干妈团”。
高三学子进入全封闭式管理后,这支“女团”给了她们妈妈式的呵护。
她们说:吃得好,睡得好,才能学得好!
随叫随到的宿管阿姨
“有困难,就找阿姨!”这是宿管生活老师张红对学生最温情的告白。
消毒、晒被子、洗衣服、打扫宿舍......自学生暂缓返校起,张红就已提前到校进入闭环管理,忙碌了起来。在高三学生返校封闭式管理后,她更是开启了24小时全程护娃模式,每天不到6点就起床,晚上12点才会躺下休息,从原来一周五天的“沉浸式”陪伴变成了一周七天的“全天候”守护。
“有些孩子是第一次封闭住校,生活自理能力有些薄弱,能帮的我就多帮点!”
只要是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日子,总能看到宿舍楼外晒出的一床床被子,形成了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但在宿管阿姨看来,把阳光的味道晒进被子里,孩子们才可以睡得暖洋洋,香喷喷的!
每天,在学校宿舍的洗衣房,总能见到张红的身影。由于学校没有洗衣机,她都是帮学生手洗衣服。几盆衣服洗下来,手指都被水泡得有些泛白肿胀,胳膊也酸得抬不起来。
“没多久孩子们就要高考了,压力大,学习也很辛苦,小小年纪离开家也挺不容易的,我看着还挺心疼的”,张红表示,“只有陪伴在他们身边我才会更安心。”
白天忙碌一天,晚上张红还是会习惯性地在宿舍来回巡视,默默观察孩子们的情绪。
“十几岁的孩子到了晚上难免有情绪波动,需要及时去沟通安慰。”除了在生活技能、行为习惯上给学生提供帮助,遇到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学生,生活老师们还会让孩子到老师宿舍,陪着她们一起睡觉。
虽然比较忙,阿姨们但却甜在心里。张红表示,自己今年48岁,这些学生平时都会喊她干妈,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有好吃的零食也会想着和她分享,还总能收到一些毕业学生送的小礼物。
“我希望他们回宿舍的时候能够好好放松,睡个好觉,有充沛的精神去继续第二天的学习。”张红告诉记者,她们这些生活老师都会等到高三学生毕业才会安心回家,和她们共进退!
从不手抖的食堂阿姨
凌晨3点多起床,去门口卸货搬运几千斤重的食材,消毒后再拉去食堂。4点半开始分拣清洗烹饪,磨豆浆、熬稀饭,蒸鸡蛋、做小酱菜和一些花式点心供学生选择。等孩子们吃完后,再对餐具和食堂进行消毒......
这是封闭式管理后,新草桥中学食堂工作人员的每日日程。
他们每天一睁眼就开始忙碌人的一天三顿饭,基本上一沾枕头就能睡着。
“为了让孩子们吃的好,学校中午除了水果外还会给学生增加牛奶,伙食上也是增加了荤菜和汤。”,每天早上5点不到,学校食堂事务长朱盼娟就开始了一日四餐的配餐准备,根据季节性来开菜单、约货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符合学生口味。
牛肉、鳝丝、基围虾、大排......每天都变着花样来,也不涨价。
除此之外,学校在下午给学生提供养生茶,用红枣和当归等食材熬煮两小时,为学生缓解压力和疲劳。
“晚自习时候还会提供面包、蛋糕、三明治等多种点心,都是我们去生产厂家考察挑选的。”朱盼娟告诉记者,目前学生保持分批、间隔就餐,餐桌上用挡板隔断,同时校园内一律禁止外卖、家长送餐。
封闭管控之后的校园,每一个人都身兼数职,厨师,帮运工,多用的潜能都被挖掘。
据了解,朱盼娟的孩子目前在上高二,但因为封闭式管理她无法陪伴自己的孩子,心里虽然有点遗憾。
但是她却表示:“相比我的小家而言,学生们更需要我!高三学子正处在关键的节点,一定要让他们营养跟上,吃好饭!”
从不缺席的校园医生
这个女子天团,除了忙碌在宿舍的生活老师,奋战在食堂的厨师,也有坚守在医务室的校医。
3名校医一天24小时实行三班倒,负责师生们的日常保健工作,帮助孩子们尽量不缺课,不要因身体原因而耽误学习。
因为长时间的学习工作,难免会遇到一些肩颈疼痛,或者日常的感冒伤风、跌打损伤。作医院工作的护士,校医虞羊羊会用刮痧、拔罐和红外线理疗等方式帮助他们缓解疲劳。
新草桥中学分管食宿的副校长常文琪介绍,目前学校生活老师10人,食堂22人,校医2人,后勤总务3人。全天值守、吃住在校,全力保障高三学子。
他们筑牢后勤保障第一线,舍小家为大家,用最质朴的坚守成就了防疫战线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疫情虽然放缓了校园的节奏,却“偷”不走师生共同成长的时光,疫情期间的校园有了他们的坚守,变得格外温暖。
我们相信,疫情终将过去,爱和希望一定比病毒更强大!编辑:李俊锋(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