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作者:楚志洪三国演义开卷首曰,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有位名人也曾说过,社会发展呈螺旋形式,看似回到同一个点,但是已高出一层。很多店铺和企业随时代发展应运而生,也根据社会的变化自行消失。说其消失不恰当,而是改头换面,称谓不同罢了。五十年代中期,公私合营,促使原来个体经营小作坊整合,成立了蔬菜公司、食品公司、煤炭公司等等,其中工人编制有的叫大集体,有的叫地方国营,私有制基本消失。济南府的酱园也是随着社会发展从兴旺到退出。济南府的酱菜园子,有名气的老字号要数百厚记,腌制的磨茄名噪一时,享誉八方,其它店铺虽不出名,可也各有自家的招牌拿手绝活,上海南酱园的酱瓜,宝元居的甘露,广福斋的腌蒜,在当时也备受人们欢迎和喜爱。我家附近有个中和酱园,在芙蓉街北头路西,格局与其它酱园类似,都是前店后厂。前面有七八间门头房,柜台一字摆开,上面盛放着自家腌制的各种咸菜,水腌的,酱制的,口味有甜、酸、辣、咸,还有五香的。什么香椿芽、胡萝卜、青萝卜、白萝卜、蒜、蒜苔、黄瓜、茄子、芹菜等等,不一而足,都是自产自销。买上几分钱的小咸菜,就是一家人的下饭菜,经济实惠。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保障居民的生活所需,很多商品都是按人囗、按年龄凭证或凭票供应,中和酱园也和其它酱园一样,除了卖咸菜之外,酱园还销售火柴、肥皂、粉条、鸡蛋、香烟以及油、盐、酱、醋、蔬菜等,凭票证供应的副食及生活用品。那时候油、酒、酱油之类都不过秤,而是用一种叫作“提”的量具,提有木质和金属的。提分一两的、二两的、四两的和一斤的。用提卖货是有学问的,“快提酒,慢提油”,说出了其中奥秘。酒是纯液体,和水一样,提快了可能多,而油粘稠,提慢了,粘贴在提外面的不会流下去,可如果卖家在倒入买家容器之前手一抖,分量便有些许不足。后来,为了公平,提只是工具,而不再是量具,随看瓶装商品的增加,提这种器具便弃之不用了。中和酱园后面是一个大大的院子,整齐摆放着近百口大瓷缸。缸里腌制着各种咸菜,缸上盖着圆椎形竹片编制的罩子。隔段时间还要倒缸晾晒,防止咸菜霉变。中和酱园的五香疙瘩皮疙瘩角子也小有名气,将辣菜疙瘩外皮削下,稍加凉晒,待水分不多了,再用酱油撒上五香面腌制,几天进味后,再捞出凉晒,成品后不霉变,可长期存放。那年代只有过年时,买二斤疙瘩皮,再加上点肉皮,藕棒子炖上一锅咸菜,够吃半月的。腌制大蒜和蒜苔时,通常都会招附近的人帮忙,进行前期加工。酱园先过秤后人们拿回家去,去除蒜头上的泥土和根须,剝去外面一层蒜皮,剪掉蒜苔帽,将蒜苔切成寸长的段。这种应季菜,收购只有几天的时间,最佳腌制时间错过,口感就会打几分折扣。那些日子里,往往一家老小齐上阵,剪子铰,菜刀切,捋的捋,剥的剥,加工完送回酱园过秤,按斤给予加工费。后来中和酱园装有一部公用电话,打电话是收费的。谁家有电话打来,酱园工作人员或找人捎信、或亲自上门喊人来接电话,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虽然两三月用不了一次,可碰上急事,确实方便多了!时代在变革,社会在发展,票证取消了,市场由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中和酱园和其它店铺一样关门歇业,慢慢消失,而如今超市里各式酱菜琳琅满目,种类繁多,价格也贵的吓人,真是吃咸菜比鸡蛋还贵,现在的咸菜已经不是下饭的主菜,而成为调济生活的佐料,成了上品。济南的老酱园已不复存在,过去几分钱就能买到的可口小咸菜,再也没有了,给人留下的只有往昔的回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8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