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岱青海蓝景色美,闻齐风鲁韵文化汇,泰山矗立,黄河入海。孔孟在这里诞生,长城在这里始建,运河在这里重现,这就是好客山东。
聊城是处于山东省的西部,是国家的历史名城,去过聊城旅游的人们,除了可以感受到聊城的风土人情,还可以品尝到聊城美食。聊城的每一道美食,都是有着历史传承的,且有着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各位吃货朋友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风味小吃
八批果子
聊城传统名吃。八批果子是一种油炸的小食品,因炸制成的果子分成八条,两端相连,为椭圆型,故名“八批果子”。八批果子在制作时,面为配以矾、碱、盐的混合面团,炸制时用油量较大。经热油烹炸的面团各批都因气泡而膨胀,颜色金黄,其酥脆程度,落地碎不可拾。八批果子是聊城居民早餐的主要食品之一。
孟家包
聊城传统名吃。又名灌汤包,为祖传手艺。由聊城孟继海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年)创制。以面粉、带骨生猪肉为主料,小磨香油、葱、生姜、大料面、酱油、甜酱、冻子等为调料。分为制馅、煮冻、和面、成型等四步操作。熟后表面光滑柔软,不渗汤,皮薄馅鲜,汁多味香。
阳谷布袋鸡
阳谷传统名吃。阳谷城内北街张家世代相传。做法独特,整鸡脱骨,将五脏抽去,腹内装入海参、鱿鱼、海米、竹笋、香菇、火腿,脖颈装入水氽丸子,鸡蛋煮熟剥皮放于腹后,加料物蒸煮,清蒸后汤白如奶,称奶汤布袋鸡;过油蒸汤呈红色,称红扒布袋鸡,又名“鸾凤下蛋”。被聊城市消费者协会定为“鲁西名吃”。
高唐罗汉饼
属糕点类,似月饼,无馅。因其层层叠叠,借“叠罗汉”之意而得名。清时罗汉饼为贡饼。特点是绵软酥松,层次清晰,食之酥脆香甜,油而不腻。制作罗汉饼所用主料为面粉、猪板油、香油或花生油、绵白糖,配料有香精、枣泥、山楂泥、玫瑰酱等。
武大郎烧饼
源于北宋景佑年间。始称“炊饼”,后改称“武大郎烧饼”。因在《水浒传》《金瓶梅》两部古典名著中均有描述而名扬四海。武大郎烧饼金黄酥香,造型美观,诱人食欲。多年来,经过历代厨师们的不断创新与改进,使之成为做工精细,香脆可口,便于携带的食品。
高唐老豆腐
又称豆腐脑。制作精细,配料独特,别具风味。豆腐洁白明亮、嫩而不松、卤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呛。老豆腐用精选的上等黄豆制作。将黄豆去皮碾碎,放入经阳光照晒的储存水中浸泡,待碾碎的黄豆涨足后,用石磨磨成浆。经煞沫、过包(滤渣)后,入锅熬成豆汁,退温后装入桶或缸内,点入石膏,封口,20分钟即成故乡豆腐。食用时用平勺撇入碗内,加入卤和油等配料即可。
沙镇呱嗒
聊城传统名吃,因吃在嘴里会发出“瓜答”的声音而得名。创制于清代,被收入《中国名吃谱》一书。是—种煎烙的馅类小食品,尤以沙镇呱嗒最为有名。馅料有肉类馅、鸡蛋馅、肉蛋混合馅(又名“风搅雪”)等多种。食之香酥,味道适口,加之有馅有面,备受群众欢迎。在城镇闹市、乡间集日,常年有设摊者供应。
托板豆腐
临清传统名吃。因卖主总是切好放在一块特制的长方形木板上出售,故称“托板豆腐”。在临清,每天从早到晚都能看到手推车、自行车或是肩挑的小担上,放着一大块用白布包着的颤悠悠、水汪汪、热乎乎的水豆腐。水豆腐是用上等黄豆,经脱皮、水泡后、磨成汁,用布滤出豆浆,倒入锅中烧开,加卤水精心点制而成。其特点是白嫩、细腻、香甜,营养丰富,便于人体消化吸收,是方便可口的快餐。
古城鸳鸯饼
是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古城镇的特色美食小吃,属于面食小吃,历史悠久,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古城著名的传统名吃。古城鸳鸯饼是选用精猪肉和小麦精粉为原料,制成8层肉锅饼,两两相扣,上蒸笼蒸制而成。亦可用鸡蛋、葱为馅,称为素锅饼。
魏氏熏鸡
是山东聊城著名的地方传统小吃,色泽黑亮,香气扑鼻,是北关魏永泰于清嘉庆十五年(年)创制,迄今已有多年历史,被老舍先生誉为“聊城铁公鸡”。
临清烧卖
是聊城临清的地方传统名吃,一种介于包子和饺子两者之间,经特殊方法蒸制而成的包馅面食,是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地区的著名传统特色小吃之一。临清烧卖制作原料主要有精面粉、羊肉、花椒水、精盐、甜面酱、花生油、葱、姜、酱油、芝麻油、绿豆干淀粉等。制成后烧卖皮薄柔软,馅香鲜嫩。
博平马蹄烧饼
是山东省博平县的地方传统名吃,当地人叫博平烧饼或吊炉烧饼,马蹄烧饼制作简单,先把烧饼一个一个地擀出来,巴掌般大小的椭圆形,两头有点像贡多拉一样地翘起来,然后在表面刷一层油撒上芝麻。吊炉烧饼是呱嗒的“良配”,用它卷着呱嗒吃,绝对抗饿。它是用面粉制作,里面是五香的,饼皮一侧洒满了芝麻,非常好吃。
高唐驴肉
是山东省高唐市远近闻名的汉族传统名吃,当地人招待客人时有“无驴肉不成宴”之说。驴肉的各种吃法中,以驴肉火烧最为常见。而驴肉火烧中,又以高唐驴肉火烧最为驰名。
除此之外,聊城还有很多的特产:
地方特产
冠县灵芝
冠县灵芝,山东省冠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年04月0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冠县灵芝”实施地理标志保护。
阿胶
中国医药宝库中的滋补类药品。因始产于东阿,故名阿胶。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阿胶最初用牛皮熬制,到唐代,人们发现用驴皮熬制阿胶,药物功效更佳,便改用驴皮,一直沿用下来。阿胶有养阴、止血、补虚、润燥之功能,对虚劳贫血、肺瘘咯血、胎产崩漏等症有良好疗效。全国阿胶质量以东阿阿胶为最佳。
乌枣
阳谷、茌平等县的传统土特产,亦称熏枣、焦枣。系选用熟鲜红枣,经水煮、窑熏、阴凉等工艺精制而成。仅窑熏1道工序,就要反复3次,历时6天,经“三次窑子六遍水”方可。乌枣制成后,色泽乌紫明亮,花纹细密,带有特殊的香甜味。旧县志记载:“邑为产枣之区。用鲜枣加火熏制,手术特精,远销南省,岁以数万袋计,获利甚巨。”
冠县鸭梨
冠县主要土特产品之一。尤以兰沃乡所产鸭梨为最好。据史料记载,冠县鸭梨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因果柄处状如鸭头而得名。冠县鸭梨具有个大、皮薄、核小、肉嫩质细且脆、味甜汁多且浓、果面洁净光滑、果形端正、石细胞少、耐贮藏等特点。
济美酱菜
临清传统名吃。济美酱园创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年),与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济宁的“玉堂”齐名,一起称为江北四大酱园。“进京腐乳”是其传统产品之一。清道光年间,深得朝廷赏识,因此而得名。甜酱瓜是济美酱园的又一传统产品。
清平空心面
又称坠面,因面条均匀空心而得名。始产于清朝末年,制作工序复杂。先用优质面粉加盐及水和面,揉面采用折叠式,即用手折起面的边部往中心叠压。面和好后盖一湿布,置于温暖处醒面0.5—1小时。再将面轧成圆饼形状,用刀沿边转圈将面饼切成3厘米宽长条,在面案上反复搓揉,至大姆指般粗细时,交叉循序盘挂在两根竹签上,放入醒面池内醒条0.5—1小时,然后将醒好的搓条放到25米高的条架上,用两手轻拉搓条下端的竹签,轻拉慢坠,便成为头发丝般细的空心面。
五更炉熏鸡
以优质的乡村草鸡为原料,精选20种天然中草香辛料腌制,烟熏而成。鸡肉质细腻,色泽金黄、味道芳香入骨。传说明洪武年间,有张姓兄弟山西洪桐县迁至山东阳谷。次年仲秋,弟弟五更起床打算去看望兄长,用梨木做柴支炉生火将鸡熏蒸起来,到兄长处吃起来别有风味。这一做法逐渐被人们仿效起来,将梨木熏鸡作为走亲访友的礼物,以示思亲之情,大吉大利之意,后来当地渐渐演变成了仲秋节送熏鸡的风俗。
魏氏熏鸡
由聊城魏兆松始创于清嘉庆十五年(年),道光年间已颇有名气。选用外形丰满、肉多肥嫩、体重1至1.5公斤的当年生活鸡,先加工成扒鸡,再向腹内装入丁香、八角、桂皮、茴香等药料,放在锯末烟头上熏制。经熏制的扒鸡色泽栗红,水分少,皮缩裂,肉外露,无弹性,药香浓,肉嫩骨酥,肉质梗韧,香而不腻,嚼后有余香,四季皆宜食。吃时泡洗蒸透,顺丝撕食。可存1年左右不变质。被老舍先生称为“铁公鸡”。
伙伴们是不是已经垂涎欲滴了,那就来聊城吧!下期我们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