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味如烟往事6酱菜和酱菜厂

上世纪60年代北京大杂院里的那些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对于那一代人来说是难以忘却的记忆。

我们院的斜对门有一家酱菜厂,五八年大跃进的时候,动员家庭妇女参加工作,院里的李大妈就去了酱菜厂,工种就是切咸菜。别看切咸菜简单,简单的活干多了可就干出水平了;李大妈不仅切得快,切出来的咸菜丝像粉丝一样细,咸菜片能像纸一样薄,而且每片的薄厚大小都一样。我时常会找她家的小二去玩,赶上吃饭的时候,她会夹起几片她切的咸菜给我,觉得一样的大腌萝卜要比我家的好吃多了。

那时各行业区分得很清,酱菜厂只能生产而不能卖咸菜,买咸菜要到副食店。大腌萝卜是八分钱一斤,听说只是用粗盐腌的,所以是当时最便宜的咸菜了,买回家自己要切成块或条,放在碟子里拌点醋,滴一滴香油;还有小酱萝卜,说是用酱腌制的小红萝卜,吃起来既脆又有酱的香味,每斤要贵上几分钱;另外还有辣白萝卜条,每斤是一毛一分钱,是白萝卜切成的二、三寸长的竖条,腌制后还是白色,上面有星星点点的红辣椒沫,稍有辣味,脆香有嚼头;还有五香疙瘩,熟疙瘩-----。那时北京冬天的蔬菜品种少,所以咸菜基本上是每顿饭都要有的。

酱菜厂门外的空地上常年堆放着很多大的、小的、直口的、小口大肚的,各种各样的空坛子。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院里家家户户也多少会有几个这种坛子,用来装粮或自己腌菜。

酱菜厂马路对面有一个大空场的院子,院里排放着一溜溜半人多高、直径有一米多的大酱缸,缸上面扣着竹编的像草帽的大盖子。春秋天里,每隔几日,工人们就会一个个掀起酱缸的竹帽子,赤脚站在大缸的檐上,用长竹竿搅动和晾晒腌制的黄酱。每逢看到这个场景,我都会想两个问题:一个是多危险啊,不小心掉进缸里怎么办?再一个就是,脚上的泥会掉到缸里吧,我们吃的就是有脚丫泥的黄酱啊。

酱菜厂周末的晚上经常会放电影,就在大门上方拉个屏幕。工厂职工在院里看,我们就在大门外的马路上看;看的一样清楚,只不过看的是反的电影,本来向右开的汽车,屏幕后面就是向左开了。记得那时看过《马兰花》、《杜十娘》、《奇袭》等很多电影。

如果喜欢,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