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历史人物趣事
小店请奸臣题字,奸臣念头一动多写一笔,却成就年老字号!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个和明朝大奸臣严嵩有关的故事。严嵩是明朝著名的权臣,掌权长达20年之久,他因善写青词而得宠,被人嘲讽为“青词宰相”。
在明朝时有个流传了五百多年的酱菜店,叫六必居。六必居在最刚开始的时候,叫六心居,后来是因为严嵩题字才改的名字。六心居本是由六个兄弟合伙开办,为了小店的名气,就各种求爷爷告奶奶花了重金求到了当时内阁大学士严嵩题字。
严嵩的书法造诣很深,当时给小店提笔写下了“六心居”,后来转念一想,一家店铺分六个心怎么能做到生意兴隆呢?这样下去店里免不了会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可不行。于是严嵩沉思了一会儿,又加了一笔,改成了“六必居”。这六兄弟一看,朝中大臣给改的名字,也是非常满意,就将店名改了过来。
六必居就这样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在明嘉靖年间,六必居开始为宫廷提供酱菜,很多皇帝都对他们家的酱菜情有独钟,不少达官显贵都跟风去买,渐渐地六必居就成了宫廷御用的老店了。其中和牵扯了和宫内的很多故事。
有一次在光绪年间,当时店里失火,很快整个店都沉在了火海之中,在这危急关头,店里的伙计张夺标等人冲进火种,将牌匾给取了回来,后来送到当地会馆中保存。因为在生意人看来,牌匾就是自己的买卖,就是自己店的根基。第二年六必居重修后,牌匾又被挂了起来。
还有一个说得是在严嵩倒台之前,打算再给六必居的老板题写一块匾额,结果当时的老板非常惶恐,怎么都不愿意接受,顿时让严嵩感到了世态炎凉,曾经的自己在位时,一幅墨宝千金难求,如今竟沦落到送给人家都不要的地步,虽然嘴上说这是人之常情,可他心里的失落又有谁能懂。
六必居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上至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都很喜欢他们家的酱菜,每每在餐桌上看到的六必居的酱黄瓜和辣萝卜丝儿,都是当时一道独特的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