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用一道锅包肉,教你怎么快速区分东北人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权威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众所周知,进了山海关,黑吉辽都是一家人。

问一个出门在外的东北人“你哪的?”无论是黑龙江、吉林、辽宁还是蒙东的老铁,大概率第一反应都是“我东北的”,区别只在大碴子味浓不浓。

松花江哺育了黑吉辽三兄弟

其实,这算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特例,因为这个问题,让全国其他地方的小伙伴来回答,不会有甘肃的小伙伴回答自己西北的,也不会有云南的小伙伴说自己是西南的,大概率是XX省、XX市的,所以,团结成为了咱们东北人的标签之一。

追溯原因,除了天气原因和清朝造孽让东北开发重回一张白纸,现代的很多东北人的祖先都是一起班搭班组团闯关东的小伙伴,也是五湖四海怀着同样支援北大荒建设的有志青年的后代,一马平川的东北平原,跟发达的铁路、公路,让同饮一江水的东三省和蒙东小伙伴,产生了高度的认同感。

但就是这么团结的东北人,往往会因为一道菜,而吵得昏天黑地。也只用这道菜,能让外地的小伙伴,轻松的分辨出谁是哪个省的人。这道菜就是锅包肉。

不同于叫大丰收还是蘸酱菜的小节,作为东北菜的真扛把子,就和豆腐脑和粽子的甜咸之争一样,东北锅包肉主要分老式金黄派跟番茄酱派,锅包肉哪的做法最正宗,真的是会让团结的东北人吵出个天翻地覆。

在说哪的锅包肉最正宗之前,首先要排除赤峰锅包肉这一派,因为这的锅包肉居然有咸的!在料汁里加酱油的咸口锅包肉虽然可能也会挺好吃,但我绝对不会认为他是锅包肉!

排除了异端之后,不怕被喷,我要大声说一句,就像豆腐脑要吃咸的,粽子要吃甜的一样,哈尔滨的锅包肉才是最正宗的!!!

郑兴文后人开的店,就在道里区

这不是我信口雌黄,而是锅包肉就诞生在哈尔滨,而且锅包肉发明者的后人开的店也一直扎根哈尔滨!哈尔滨的老式锅包肉传承一百多年,说破天也是哈尔滨的最正宗!

对于老饕们来说,黑龙江锅包肉>吉林锅包肉>辽宁锅包肉

锅包肉创始人郑兴文(右三)全家福

想当初,前清的黑龙江道台因为要经常招待俄罗斯等国的外宾,而众所周知,欧洲人的口味比较喜甜,所以道台府的大厨郑兴文,根据糖醋里脊和焦烧肉条的基础上,用锅爆的技法改良出了“锅爆肉”。

因为俄语虽然弹舌卷舌音很难,但对于他们来说,汉语的发音来说还是有点小困难,只能把四声的爆读成了包,慢慢叫习惯了,大家就都管这道菜叫锅包肉了。

话说,当年某次清朝举办的国际会议上,全部多道中外菜品,只有锅包肉是被要求餐餐必有的,我大清一看洋人吃的这么欢,在会议结束之后,赐予了郑兴文一面“滨江膳祖”的匾牌。

哈尔滨的老式锅包肉,用盐和胡椒粉来些底味,土豆淀粉湿粉上浆,面糊中点些豆油上色,再用豆油炸,炸好再复炸一遍,不管烹汁和窝汁,只用糖、白醋调味,加上姜丝葱丝,点缀几颗香菜,爱加的话再来些胡萝卜丝,一端上桌是强烈的直冲鼻腔的醋香,吃时候,肉厚壳酥,金黄诱人。

吉林的锅包肉因为和哈尔滨离得近,受影响比较大,大致的做法也差不多,但吉林的锅包肉往往会在调汁的时候,放浓缩橙汁!没有强烈的醋香味,总感觉差了些什么。

而且吉林的锅包肉里面的肉相对更薄,里面也没底味,全靠料汁带来味道,有点更像焦溜肉片一点。

辽宁的锅包肉,也是锅包肉发明者郑兴文创造的。

年,去到沈阳的郑兴文突发奇想,想试试在锅包肉里加一些番茄酱,来满足外国人大酸大甜的喜好,从此就有了夹番茄酱的辽式锅包肉。

辽宁的锅包肉,因为加入了番茄酱,所以颜色整体发红,而且酱汁多到粘稠,肉片的厚度相对黑龙江和吉林的同类,更薄一些,面糊也调的突出更薄一些,主要突出脆和挂汁的口感。久而久之,泡久了的锅包肉会变软,得尽快吃,不像哈尔滨的老式锅包肉那样,放一段时间还会酥脆。

虽然说众口难调,但在文章的最后,我还是要说一句,哈尔滨的锅包肉才是最正宗的!!!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8154.html